凌晨4点的海淀直击现场,病毒检测的紧急任

北京看白癜风效果最好专科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走进战疫第一线:他们和病毒“零距离”接触

01:08

你见过凌晨4点的海淀吗?

凌晨4点

多数人美梦正酣

而在海淀区疾控中心

检验科葛言、刘墨一刚刚走出实验室,做完样品检验;

行政值班人员史如晶、王萌竹一直守候在值班室,根据疫情情况随时调配流调人员、消毒人员和司机;

流调组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完成实地采样。

……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

海淀区疾控中心的灯入夜从不会停熄

寂静的城市停下脚步进入梦乡

海淀疾控人的“夜场”却依然繁忙

在这里

充满真实也充满力量和温暖

▲现场采样,并不断安慰被采样人

3月1日,时针刚刚指向凌晨4点,海淀区疾控中心检验科葛言和刘墨一走出了实验室,“快,我要泡碗面,饿死了!”刚换好衣服,刘墨一迫不及待得吃上了“早饭”,此时她们已经紧张奋战7个小时,这期间不能吃饭喝水上厕所。

▲葛言和刘墨一带着样本进入实验室

微生物检测是新冠肺炎救治工作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每一个样本的报告,都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救治方向和方案。对痰液进行处理、核酸提取、样本转移,走进生物安全柜执行检验操作,就意味着实验员与病毒“零距离”接触,直接向病毒“开战”,这其中的每一步都得稳准狠。

▲葛言和刘墨一带着样本进入实验室

“我们是专业的,只要按照要求做好防护就不会有问题”,葛言是90后年轻大夫,从大年初三开始,她就没有回家,一直奋战在一线,她告诉记者,为了节约防护服,也为了检验工作能尽快顺利完成,这一个月来,她已经养成了晚上7点半以后就不吃不喝,“怕上厕所影响工作”,她腼腆得笑着说,最长的一次检验工作从晚上9点一直到第二天下午2点,出了实验室,整个人都快累散架了。

与葛言一起走进实验室的是她的同事刘墨一,刘墨一是92年的,昨晚是她第一次开始检验工作。“我们经过了长时间的培训,昨晚的检验工作非常顺利,就是时间太长了,防护服和眼罩勒的头疼”。刘墨一和葛言是好朋友,“昨晚,葛言给我上了一节专业实践课,有她在特别安心”,刘墨一说由于长时间的集中精神做实验,眼罩会慢慢变沉起雾,腰和四肢也会酸痛,但葛言却保持一个姿势一直到实验结束,经验非常丰富。

▲一碗泡面是早餐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到第二天凌晨4点,走出实验室的俩人换好衣服,径直奔向卫生间,上了个厕所,然后快速吃了“早饭”,2个小时后检测结果就会出来,看到检测结果她们才能安心。“我妈是警察,我爸是公务员,我们一家人都在一线。”刘墨一说,等疫情结束了,一定要和家人一起吃一顿火锅。

▲刘墨一脸上压出折痕

凌晨四点,夜晚和清晨交接,等待着检验结果的葛言和刘墨一还没有休息,早晨六点半,新一轮的样本又送来了实验室,前来接班的工作人员迅速穿戴好,投入下一轮的紧张工作。

▲医院取样

凌晨4点的忙碌只是一个缩影,在疫情防控关键阶段,海淀疾控人彻夜鏖战,他们身着厚厚的防护服,一天下来全身湿透,像散了架一般,但第二天仍然按时出征。

其实,疾控人的工作远比我们想象的危险,除了要夜以继日、争分夺秒进行病毒检测,力保检测的准确性与时效性,还要随时与病人近距离接触采样,同时对接触人员、车辆等进行消毒。

追踪调查密接者、及时病毒采样取样、实验室不分昼夜的检测......这是疾控人的担当。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召之即来是态度,来之能战是技术,战之必胜是决心。健康所系,生命相托,职责所在,义不容辞。他们是与病毒“零距离”较量的“排雷兵”,是疫情面前无畏的“逆行者”。

王芳/文、制作

海淀区疾控中心孙莉莉/图、视频

姜志发/后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200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