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知识#
导语:或许很多人都知道,经常熬夜或者是睡得太晚,睡眠不足的话,那么就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这也是很多健康科普当中经常所提及的。
但是除了睡的太晚和太少以外,睡得太早、睡眠时间过长,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有没有影响呢?
01除了熬夜,睡太早也有危害吗?
在今年的4月份,一项发表在《睡眠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和睡眠时间正常(晚上10点至12点)的人相比,早睡的人增加了29%的死亡或者是重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这项研究覆盖了全球21个国家,大概有11.2万名参与者,并且进行了长达9.2年的随访跟踪调查,这个结果让人大吃一惊,睡得太早也会影响我们的寿命吗?
在这里希望大家先把心放宽,这项研究只是一个流行病学的研究,只可以表面观察到某种现象的相关性,但却并不能够证明相关世界存在的明确因因果关系。真正能够导致重大心血管事件的因素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或者是其他慢性疾病。
这项研究当中,研究人员根据参与者的疾病史和生活方式进行了数据矫正,发现早睡者的死亡或者是重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值,从29%下降到了9%。
如前面所述这项研究覆盖了21个国家,深入分析之后发现导致早睡与死亡风险之间出现关联的原因,很有可能是这部分人来自了不发达的国家。
从预期的寿命来看,根据论文数据显示:在预期寿命比较高的国家当中,比如欧洲和北美,正常作息的人数是比较多的,而在预期寿命比较短的国家,比如非洲等国家,他们的早睡人群占92.6%。
从收入的水平上来看,高收入的国家他们的作息普遍都是比较正常的。相反一些低收入国家,因为经济水平的不发达,比如没有手机、电视等娱乐项目,他们会更倾向于早睡。
所以由此可以推断,早睡者的死亡风险以及重大心血管事件风险比较高的真正原因是与经济不发达、缺乏现代医疗资源等方面有一定的关系。
02每天究竟睡多久才算健康?
什么时候睡觉一般会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那么每天能睡多久,这完全要看自己的身体素质了。
一般情况下,对于成年人来说,每天的睡眠时间要保证在7~9个小时之间,对于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来说,会相应的减少一些,也需要保持在5.5~7个小时,但是具体来看的话,每个年龄段的睡眠时间是有一定的差异:
对于一岁以下的婴幼儿来说,每天的总睡眠时长要保持在16个小时,特别是在晚上不要频繁换尿布或者是喂奶,避免干扰婴儿的睡眠。
对于1~3岁的幼儿来说,一天的总睡眠时长要保证在15个小时,晚上12个小时,白天睡2~3个小时。
对于4~12岁的儿童来说,每天的总睡眠时长要保证在10~12个小时。
对于13岁到29岁的青年来说,一天的总睡眠时长要保证在8个小时左右,要做到不熬夜、不赖床。
对于30岁到60岁的成年人来说,男性的睡眠时间要保证至少6.2个小时,女性每天的睡眠时长要保证在7.5个小时。
对于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来说,每天的总睡眠时长要保证在5.5~7个小时之间,若是平时有午睡的习惯,那么也要控制在一个小时之内。
03除此之外,盲目早起不可取
早起早睡虽好,但是早起也千万不要太早。这是因为我们的身体有着最佳的睡眠周期,必须在保证睡眠健康的基础之上,早起才是有意义的。
若是睡眠时间不够,那么我们反而会没有精神,此时也会对身体健康不利。
美国的南弗罗里达大学有一项研究,曾经发现:我们的睡眠时间若是低于平日,即便是少了16分钟,那么也会影响到第2天的工作效率,比如人们会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没有精神,判断能力变差等等。而且若是成绩如此的话,那么还会损伤大脑,提升抑郁和老年痴呆的发病风险。
所以,早起虽然有一些好处,但是必须是建立在健康睡眠的基础之上,切记不可盲目早起。
04睡得久不如睡得好,2个小方法,或能帮你提高睡眠质量
营造“暗色”氛围
在睡觉时,要保障屋内的视线处于比较暗的状态,因为若是睡觉时暴露于光线之下,褪黑激素分泌会受到抑制,这样就会影响到睡眠质量。
大家可以安装一些质量比较厚、颜色比较深的窗帘,或者戴眼罩。
睡前不要吃太饱
睡眠之前,我们的胃中应该保持平和状态。睡前吃太饱,会容易增加消化系统负担,还容易引起食管反流,那没吃饱,在饥饿状态,也是会影响睡眠的。
尽管如此,还是友情提示,当天最后一次进食的时间,尽量与入睡时间间隔3小时以上,这样才有助于睡眠。
结语:古人认为“养生之诀,当以睡眠居先”。然而养生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顺应时辰的调息、舒适的环境及正确的睡眠习惯,这样才能达到睡出健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