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的烦恼新民晚报

人要睡觉是一种生理反应,从某种意义上说,睡觉的质量决定着生活的质量。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时间是在床上度过。一年天,有多天在睡觉。假如睡觉睡不好,对人的精神状态有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睡觉的质量决定着生活的质量。过去人们常说,年纪大了,睡眠不好是正常的。但是,现在,这句话有点不对了,一个令人想不到的问题跑出来:90后彻底成为睡眠特困户。《中国睡眠指数》调查告诉我们,把睡眠质量分为甜美、舒适、苦涩、烦躁、不眠五个等级。调查显示,90后睡眠处在“苦涩区”“烦躁区”和“不眠区”的总人数占比达68.2%,总体呈现出“需要辗转反侧,才能安然入睡”的状态。这就是说,三个90后,其中有两个90后晚上睡不好觉。此外,90后的平均入睡时间为23:50。90后居然成为助眠类产品消费主力。有个大学生,买了褪黑素、耳塞和眼罩,不到一年的时间,总共大概花了元左右,相当于在学校一个月的饭费。还有一名大学生,十分舍得为自己的睡眠“投资”,她坦言,这两年自己在床品上的花费总体在元上下。电商平台数据显示,年1-8月,90后购买进口助眠类商品的增幅为%,人数占总消费人数的比例为62%,超过了其他年龄群体的总和。人要睡觉是一种生理反应,是大脑神经活动的一部分,是大脑皮质内神经细胞持续兴奋之后产生抑制的结果。当抑制作用在大脑皮质内占优势的时候,人就想睡觉。成人的生活分三部分:工作、吃饭和休息。人的神经活动,有兴奋,也有抑制。两者缺一不可。抑制是为了保护神经细胞,以便让它们重新兴奋起来,好继续工作。孩子们每天的睡觉时间有个最低标准: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8小时,高中生7小时,少于这几个数字,人的生活就失去了平衡。如果这种兴奋与抑制被打破了,成人每天要到23点50分甚至更晚才入睡。大脑神经活动就以失眠来报复那些“开夜车”的青年人。你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明天醒来,无精打采,头脑发昏,一天工作受影响,长此以往,“亚健康”就会来敲你的门,年纪轻轻,要吃安眠药。睡眠不好成为一种时代病、常见病,抑郁症有可能和你交上朋友。那就危险啦!大医院心理科门前排队看病的,大多是90后,这不是一个好现象。如果18个小时没有入睡,人类的反应时间将从0.25秒变为0.5秒并继续变长,而普通人会产生阵发性昏睡;大约每2到20秒,就会发现需要重新读一遍刚才读过的东西;眼皮变得越来越重;20个小时没有入睡,将开始自动打盹。研究表明,这时正常人的反应速度基本等同于血液中酒精含量为0.08的人———若保持这个数值驾车,很容易违章。还会忘记很多事情,例如写错名字或忘记拉手刹。因此,懂得休息才懂得工作。昼夜节律最主要靠光来维持,白天见不到阳光,晚上又见特别亮的光,生活节律很容易被破坏。睡眠的烦恼来自不必要的超长时间的加班加点。或者到了11点,你还想看手机“休息”一下。有位互联网从业者小羽,每天十二点、一点左右睡觉,主要就是刷手机看剧,总感觉白天工作时间太久了,晚上想有点自由时间,一刷手机,就刷到深更半夜,到那时,再想闭上自己的眼睛,大脑就不听话了。因此,睡觉前尽量不要看手机,那些网络上的有趣文章是永远刷不完的。上述情况都不应该成为失眠的理由,也影响不了睡眠的质量,真正影响到睡眠质量的,是人的心态。给自己一个正确的暗示和信心,这是所有高质量睡眠的必要条件。心态好的人,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睡得很安稳,比如抢险救灾的士兵,在那种恶劣的条件下,都能睡得很香,而我们许多人,睡得好床,吃喝不愁,却总是睡不好,原因全在心态上。据统计,全世界6亿失眠者中有1亿5千万都因为不舒适的枕头。这话倒是有一定道理的。“高枕无忧”,绝对是一种无稽之谈。高枕不仅有忧,还有可能带来颈椎病。所以,有睡眠的烦恼的朋友,不妨挑选一个适合的枕头,来做自己晚上睡眠的伙伴。褪黑素分泌不足,补充一点是可以的,但不要把它当作一个长期治疗失眠的药物。末了,实在睡不着,偶尔遵医嘱少量吃点安眠药,也是权宜之计。因为睡好了,比睡不着还是利大于弊。但是,切不可依赖安眠药成瘾。(王涵)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903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