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刘俏言
在创业基因最浓厚的几个国内城市里,杭州足以排在前列。
这里从不缺有关创业致富的神话:九堡,每一天都会诞生一群新人主播;四季青,每一季都有女孩带着服装梦涌入;创业小镇,办公室白板上,甚至依稀还能看见上一个创业团队留下的四个大字:拥抱变化。
能在创业这件事上给予学生最大资源支持和倾斜的学校很多,浙江大学算是特殊的一个。(浙大博士为创业休学一年,拿到互联网大厂订单,他有哪些心得)
陈高(化名)是一名有着近20年经历的大学生创业指导老师。在陈高看来,每个学校的创业基因不同,浙大的基因决定了大部分学生最擅长的都是技术,所以技术创业就成了浙大学生的创业首选。
虽然根据年~年这五年的浙江大学就业质量报告的相关数据,创业学生的数量从83名、59名、68名、54名,到39名,数量略有下滑。但陈高觉得,可以从中折射出大学生创业的风潮之变。
实体技术,变为数据项目和人工智能
杭州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 CFP供图陈高老师认为,每个学校的创业基因不同,但创业总归是有时代属性的。
“杭州对大学生的创业支持政策,是从年前后就开始有的。”陈高说,那时的杭州有了大学生创业联盟和创业培训班。
年,各大创业比赛陆续开始在杭城举办。而举办创业比赛的初衷,是为了搭建学生和资本之间的平台,让大学生的创业点子被更多的资本看到。
在这些创业项目中,大部分的创业方向都和创始人本身的学历有关。那个时候的技术创业,围绕着某一个实体展开。
例如“一亩彩禾”项目,依托浙江大学农学院二十六年的彩色水稻研发,目前已经培育和收集了超过个彩稻品种。
再例如“回车智能眼罩”项目,依托的是脑电波科技,主要产品是智能睡眠眼罩。
陈高发现,虽然十年间的技术大方向没变,但领域愈发细分,创业聚焦的赛道越来越窄。专注在“高精尖”的赛道开始变多,学生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