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盛锐通讯员任一平
“枪响了,两人倒地,周股长拿着打火机的右手似乎抖了一下,他立刻打火点烟。科长慢慢踱步到其他三人身后,他的目光却始终盯着周股长……”
就光凭这段话,在脑海中浮现的是什么样的画面?对于普通人来说,《悬崖之上》这一个片段,跟着镜头的变化,情绪、情节、氛围就已了然。
但是,如果观众是视障群体呢?今天(11月30日)上午,“声纳”无障碍电影项目品牌共建签约仪式举行。
什么是无障碍电影?
盲人是怎么看电影的?
无障碍电影,顾名思义是专门为了方便残障人士观看的、经过加工的电影节目。
适合视障人士的无障碍电影,主要是通过增加配音解说的方式,让他们能够通过声音完整了解整部电影的内容,享受电影艺术的乐趣。
今天活动现场,与会嘉宾们就通过佩戴眼罩的方式,感受了一下无障碍电影《悬崖之上》的片段。
“戴上眼罩之后,世界完全黑暗,只听了到角色的声音和场外配音。”来自于浙江工业大学的大二学生胡浩然,今天是第二次在现场感受无障碍电影,他还记得 次看的时候,自己很不适应,“有可能受限于想象力,每次到很激烈的场景,都有把眼罩拿下来的冲动。”
这一次,全程胡浩然都保持戴着眼罩,“完全是不一样的画面,我先凭声音感受,想象画面,再摘下眼罩,两个画面是不一样的,自己脑补的画面更简陋,就想两个简笔画的小人,但是氛围和情绪更饱满。”胡浩然说,通过体验,自己能感受到配音主播们的不易,盲人观影的不易,“如果有机会我也想尝试创作无障碍电影。”
一部无障碍电影的创作,离不开整个“声纳”无障碍电影项目团队的努力。“一部两个小时的电影,我们在重新创作脚本的过程中,可能需要看五六遍。”配音主播雷鸣介绍,“脚本完成后,配音主播还需要在配音中保持观影的新鲜感以及电影的氛围感,这都是一个需要不断练习的过程。”经过数十小时的努力,一部无障碍电影才能完美的呈现在视障朋友的面前。
失去光亮的第五年
他重新走进了电影院
“无障碍电影,就像是我黑暗世界的一抹光亮。”24岁的时候,声呐产品研究员的赵成因为意外,双眼受损失明。从那天起,他的世界从光明坠入了黑暗,“那个时候我就觉得,曾经热爱的电影、马拉松等项目都离我远去了。”
次感受到无障碍电影,赵成已经不记得是什么片子了,但还记得那时的感受,“和正常看电影不一样,画面完全靠想象,但是那个情绪、氛围都在,反而有了更深刻的观影体验。”那一次,让赵成很激动,他又能进电影院,又能看电影了。
从年到现在,赵成看过数十部无障碍电影,《驴得水》、《中国机长》、《 》……他几乎没有错过院线热门大片,“最开始的时候,是电影选择我们,有什么电影我们就看什么,现在我们只要有需求都可以反馈给残联,我们也能在院线播放期间看到热门大片,和朋友也可以讨论,有了更多的交流。”
无障碍电影院试点正在规划建设中
未来将有更多的视障人士走进电影院
据了解,今年以来在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残联的指导下,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联合FM89杭州之声、浙江星光影视有限公司,树立杭州“声纳”无障碍电影品牌。同时成立各区、县(市)级无障碍电影讲解队,搭建市、区两级无障碍电影联动机制,完成组建区、县(市)级无障碍电影讲解队伍15支。截止11月底,已面向各区、县(市)团队开展无障碍讲解培训4场,全市开展送影服务场,观影服务惠及人次。
本次签约确立三方共建、两级联动、双层触角、一个生态的无障碍电影杭州模式,将为无障碍电影观影、线下无障碍电影体验基地建设等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基本形成片源、脚本、组织、落地的项目产品闭环。
浙江星光影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杭州市无障碍电影院试点正在规划建设中,包括无障碍设施、配套影音系统,将给视障人士提供更好的观影体验,也将为杭州无障碍电影工作提供一个范例。”未来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残疾人朋友走进电影院,享受艺术。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