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超人是美国人民对美好社会的愿望,那么蝙蝠侠则是他们理性看待社会的窗口。
对于关心漫改电影的人来说,年会在其心目中留下重要的一笔,而这一笔更多意味着转变。
“复联”的“无限传奇”系列随着钢铁侠的响指划上了句号,新的故事在慢慢铺垫;斯嘉丽·约翰逊褪去了“黑寡妇”的标签,用饰演的其他角色获得了奥斯卡影后以及女配的双项提名;《小丑》则“结束了”超级英雄的时代,把大家的目光拉回了更加具有现实主义的人物身上。
在这一充满动荡不安的年,我们似乎真的不太需要超级英雄的科幻,毕竟现实就足够让人感到迷离了。大环境也驱使着漫改电影去除浪漫色彩,更多地去通过超级英雄去展示世界现实复杂的一面。所以,代表暗面的招牌英雄——《蝙蝠侠》,趁势重启。
每一版“蝙蝠侠”在上映前,所引发的最大讨论,永远是饰演这一角色的演员。而新的一任“蝙蝠侠”,则同时包含了争议与期待,因为他将由罗伯特·帕丁森饰演。
他是一位标签过重的演员,他既要经受前五位风格各异的“蝙蝠侠”的对比,又要挑起DC电影宇宙的重担。
一、“蝙蝠侠”难改
为何大家对于蝙蝠侠的选角如此看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蝙蝠侠在全球漫画迷甚至是美国人自己心目中的地位实在是太高了,如同在《黑暗骑士崛起》的最后,蝙蝠侠变成一个民众信仰的象征符号。这位几乎是与超人一同诞生的英雄是最没有理想化色彩,但却与现实连接最紧的凡人偶像。
首先,蝙蝠侠发行的时间是距离超人大获成功一年之后的年,漫画家鲍勃·凯恩设计出一个穿紧身衣、戴着眼罩的形象。受达·芬奇飞行器草图的影响,他又给角色披上一件蝙蝠翅膀形状的巨大斗篷。
这是第一位没有神力的凡人超级英雄,在超人带来的巨大影响下,蝙蝠侠更为写实,并且也融入了众多的故事色彩。
凯恩的合作者比尔·芬格赋予了蝙蝠侠更多的人格特质。芬格从年代流行文化元素汲取灵感,将佐罗的双重身份与锄强扶弱的天性、福尔摩斯的冷静头脑与侦探才能、黑夜代言人德古拉制造恐惧的本领融入了这个角色。
但是,在经过50年代的美漫黄金时代之后,蝙蝠侠的角色没有得到充足的宣传,漫画书的销量从刚问世的时候攀上的高峰一路下滑,还因为当时的麦卡锡主义的影响,蝙蝠侠的角色逐渐脱离了本来义警的设定,变成了舞台剧式的角色。直到80年代越战阴影对美国社会的冲击,蝙蝠侠才回归了现实主义的风格,并延续至今。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蝙蝠侠的内核是顺应社会动荡而变化的,这就赋予了这一角色更多的现实意义,如果说超人是美国人民对美好社会的愿望,那么蝙蝠侠则是他们理性看待社会的窗口。
它承载的美国人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主义。这也就注定了观众对于蝙蝠侠故事的要求更高,稍有瑕疵就会引来众多不满。
二、“蝙蝠侠”难当
所以,自打蝙蝠侠登上荧幕,饰演这一角色的基本上都是大腕级别。蝙蝠侠电视首秀的第一位饰演者亚当·威斯特是美国著名的西部片动作明星,也是肖恩·康奈利之后的候选者,虽然那时候的蝙蝠侠装扮塑料味严重,但并不影响亚当老爷子塑造这一角色的成功,在美剧《生活大爆炸》中,客串戏份的他台词便是“人们一说起蝙蝠侠,就想起了我。”初版的蝙蝠侠基本上影响了所有60年代的美国人。
进入完全的商业化电影模式之后,蝙蝠侠的选角更加慎重且偏向硬汉角色,但同时也伴随着争议。年由蒂姆·波顿指导的《蝙蝠侠》启用迈克尔·基顿出演,虽然风格上足够古典,也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功,但是基顿有点出戏的嘴和下巴也招来了许多反面声音。
而下一版本由方·基默、金·凯瑞、汤米·李·琼斯和妮可·基德曼全明星班底联合出演的《永远的蝙蝠侠》则是故事内容太过浮夸,蝙蝠侠的服饰太过“暴露”,过分写实的服装配上艳俗的故事,让这版蝙蝠侠彻底沦为了这一系列的笑料。
而之后又一堆大牌——乔治·克鲁尼饰演主角、施瓦辛格、乌玛·瑟曼出演的《蝙蝠侠与罗宾》更是一锅乱炖,将本该是主角的蝙蝠侠硬生生变成了罗宾与蝙蝠女的配戏,人物形象全输,白瞎了当时是顶流的好莱坞明星们。
在这之后,虽然诺兰将蝙蝠侠这一角色进行了重塑,并且使之成为了一座其他电影人遥不可攀的高峰,但由于电影中太过个人化的因素,几乎所有的漫画粉都对诺兰打造的几乎完全不像原著形象的蝙蝠侠嗤之以鼻,虽然这么说感觉有些苛刻,但这确实是美国人恪守的原则,所以当年被誉为神作的《黑暗骑士》在奥斯卡奖上除了给希斯·莱杰的最佳男配之外也没有其他的什么成绩。在这之后,饰演诺兰版蝙蝠侠的贝尔也坦诚自己对超级英雄没有兴趣,彻底告别了这一角色。
到了好莱坞的“电影宇宙”被漫威彻底带动之后,DC打造的正义联盟也展开了项目,这一版的蝙蝠侠则是邀请了本·阿弗莱克饰演,虽然故事糟糕,但“本蝠”做到了对漫画的最大还原:纯黑且魁梧的外形,内凹的下巴,高冷面瘫的表情被阿弗莱克还原得十分到位,这也是美国国内对于“本蝠”在糟糕故事中评价还不错的原因。
但可惜的是,拿过奥斯卡奖拥有制片人和导演身份的阿弗莱克本想自己打造蝙蝠侠的独立故事,无奈与DC高层的计划不符,导致他彻底退出了DCEU(DC电影宇宙),我们也无法见到一位至今最符合原著形象且故事可能更加有深度的蝙蝠侠电影了。
三、“蝙蝠侠”的继承
现在当罗伯特·帕丁森出演新版蝙蝠侠的消息出来的时候,我是有些怀疑的。相比起他的前辈们,罗伯特的影响没那么大,起初作为《哈利·波特》、《暮光之城》中的帅气鲜肉角色出道的他严格地说,就是流量形象,演技完全比不上之前的蝙蝠侠饰演者们,更不要说有着前五位电影版风格各异的蝙蝠侠树立的形象在影迷心中立着。
最主要的一点是,蝙蝠侠作为DC电影真正的头牌,其对于整个DC宇宙的影响如同美国队长对漫威宇宙的影响,而在“本蝠”退休,另一头牌——超人的独立电影被搁置,正义联盟电影又扑街的情况下,新一代蝙蝠侠身上所要承载的压力是十分巨大的。而这一切放在罗伯特帕丁森身上,多出许多怀疑,也不难理解。
但我们对于罗伯特帕丁森的蝙蝠侠也是抱有许多期望的,不只是他以帅气小生的角色出道拥有面积更广的粉丝群体,年龄比起之前的饰演者也更有优势,符合现阶段对于讲述蝙蝠侠年轻时候故事的设定。最主要的一点,是罗伯特帕丁森也在逐渐摆脱以往的标签,在打磨自己的演技。
好莱坞的帅气小生的演技蜕变之路永远是起步于“毁灭式”的扮相,罗伯特同样如此,在年因为《暮光之城:破晓》遭受口诛笔伐之后的四年,他接演了《好时光》中的抢劫犯一角,而对其绝望、迷离的表达也让他第一次尝到了获奖的味道。之后,在受到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