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第八届全省道德模范李洪波弘扬抗疫精神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杨璐

“经历了这样一场世纪之战、生死之战,我常常思考,究竟是什么力量推动着我们,能在关键时刻冲上去,又能在艰难之中扛下去?答案就是信仰的力量!”

12月2日,山东召开第八届全省道德模范表彰会。会上,第八届全省道德模范(敬业奉献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李洪波作了发言。

李洪波所在的科室,是鲁北地区呼吸系统疑难病、危重病救治中心,年门诊量5万多人次,年收治住院患者多例,其中危重患者余例,近五年获批国家级课题15项,发表SCI论文百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持续名列全国百强。

“我们这个团队,就是一支扎根基层治病救人、立足岗位攻坚克难的医疗先锋队。”面对各种疫情灾害,李洪波所在的团队向来都是冲锋在前,无论是非典、汶川大地震、手足口、禽流感还是援非、援疆、援藏、援渝都有他们的身影,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也不例外。

年1月24日,农历大年三十,单位接到组建省援鄂医疗队的通知。作为共产党员,李洪波和同事们争先报名、写请战书,向党组织表态:“如果给我这个机会,我一定不辱使命,无论生死,无怨无悔!”

大年初一晚上,李洪波光荣加入山东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奔赴湖北省黄冈市抗疫前沿,随后进驻大别山医疗中心。

“我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凡事都冲在最前面,为队友们做表率,也尽量多与队友和患者沟通,了解他们的心态,减轻他们的恐惧。”第一个夜班,李洪波就在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眼罩雾气严重影响视力的状态下,在隔离区内连续坚守8个小时,当晚就收治新冠肺炎病人48人,高度的紧张状态使每个人都近乎虚脱。

李洪波说:“当时防疫物资极度紧张,我们舍不得换口罩,省下来新的留给其他同事;高筒鞋套没有了,我们就用塑料袋代替。大家还争相做搬运工,反反复复将各种器械、药品、物资和病人的饭菜、生活用品运送到隔离区,常常是工作时热得满头大汗,工作结束了就冻得浑身发抖。物资紧缺,饥饿、寒冷、睡眠不足,感染风险时时困扰着我们。我和战友们偷偷写下了遗书,做了最坏的打算,但是没有人退缩,没有人放弃!”

“整整54个昼夜!在共产党员坚定信念的支撑下,在病人不断治愈康复的鼓舞下,在后方同事、家人深情的支持下,更重要的是依靠党和国家的强大后盾,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李洪波介绍说,3月18日,黄冈新冠肺炎病人全部清零。山东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成功救治新冠肺炎病人人。

李洪波常常思考:经历了这样一场世纪之战、生死之战,究竟是什么力量推动着我们,能在关键时刻冲上去,又能在艰难之中扛下去?答案就是信仰的力量!

“作为共产党员,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份初心使命,已经深深融入到血液中;作为人民医生,磨砺仁心仁术、造福百姓这份报国担当,已经深深印刻在行动中。是党和人民的培养,是中华民族和共产党人的精神基因,让我们不惧生死、勇往直前!”李洪波深知,今天,党和人民给予了他很多很高的荣誉,这不仅仅是一种光荣、一种信任,更是一份责任、一份使命。

“我将不负期待、不辱使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尽己所能在疫情防控上做出最大的努力。在本职工作中,我将继续修医德、行仁术,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用优质的服务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为‘健康中国’奉献毕生精力!”李洪波最后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363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