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
在福建,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主动请缨、千里援驰,他们仁心仁术、大爱无疆,他们不计报酬、不论生死,他们就是福建省援鄂、援宜医疗队,一群最美的“逆行者”!
见面会现场焦艳摄
4月15日,福建省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第二场记者见面会举行,邀请援鄂、援宜医疗队的七位代表分享他们的战“疫”故事。
1与宜昌人民守望相助
结下弥足珍贵的战“疫”情谊
“首批支援队抵宜当日,宜昌的疫情正处在最艰难的时刻。面对宜昌严峻的疫情形势,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宜昌战‘疫’实况,并紧急部署,确定以医疗力量较薄弱、救治任务最重的宜医院,同时根据需要派驻小组支援,以及通过专家会诊、巡诊、远程会诊等方式实现了对宜昌市以及下辖的13县市区全覆盖。”4月15日,在福建省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第二场记者见面会上,福建省对口支援宜昌防治新冠肺炎支援队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临时党委副书记、医疗队领队、福建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康德智分享了他和福建援宜支援队的战“疫”故事。
福建援宜支援队共有人,先后分3批支援宜昌。康德智介绍,截至3月22日,宜昌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名、收治率%,治愈率近96%。同时实现了出院患者零回头、医务人员零感染、安全管理零事故、宜昌三院病人全清零的好战绩,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2月11日出发时,康德智带着大家宣誓完,眼含热泪走在队伍前,却不敢回头看。康德智说,因为他是队长,要保持一种刚毅的形象,其次他想到身后众多战友跟他奔赴未知征程,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我们每个人都承诺为国出征、使命必达,所以坚定逆行,是我们一诺无悔的表现。”
“我们深知,福建省委、省政府、福建人民看着我们,宜昌人民在盼着我们,宜昌患者在焦急地等着我们,轮不到我们有丝毫的犹豫,我们一刻也不能犹豫,只有拼了!”2月11日下午,医疗队抵达三峡机场,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周霁就在停机坪上给他们介绍了宜昌的疫情。康德智回忆,当时支援队上了去往驻地酒店的车以后,一路上大家都默默不语,大家心里压力都很大,但恰恰是这种压力变为动力,增强了他们自己的信心。
2月13日,首批医护团队正式进入宜昌三院,康德智对队友们说:“战友们,阵地就在眼前,凶险的敌人就在面前,受苦受难的同胞就在里面,我们就要像战士一样去战斗了,大家有没有信心?”队员们齐声回答:“有”!大家迈着坚定的步伐进入了阵地。
福建援宜支援队创造了好经验,那就是“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对此,康德智介绍,这次抗击新冠肺炎,支援队在短短的两个星期内就编出了有特色的《新冠病毒肺炎诊疗“福宜”方案》《救治精要》等,为医护人员提供最直接的实战指导。“福宜”方案在宜昌全市推广,进一步推动了治疗的规范化和同质化,提高了治疗效率,所以在后半期患者康复的速度明显加快,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同时,支援队通过牵头组织病例讨论会、病例分析会、专家会诊、远程会诊、专家查访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推动诊疗的规范化和同质化,在这个过程中也把队伍带起来了。“再一个,我们从管理上提出了战斗力最大化的理念。这次战“疫”中我们把战斗力最大化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提升,也锻炼了一批管理干部。”
“现在我们回来了,但是这套东西留在了宜昌,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也必将发挥作用,我们也搭建了双方远程会诊、远程交流的平台,这种过命之交,是永远要延续下去的。这种感情是割舍不掉的。”康德智说。
在宜昌的42天,支援队与宜昌人民心手相连,守望相助,同心抗击疫情。凯旋之日,宜昌人民几十里夹道相送,康德智看到的时候为之震撼,那一刻他也不敢回头看,他深深感受到了宜昌人民的淳朴与真挚,感受到了党心系民心的强大和磅礴的力量。
“如果要问我参加此次战役的最大感受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中国共产党伟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中国伟大,中华民族伟大,白衣战士是党和人民靠得住的铁军!”康德智说,这一段经历,将成为他们全体队员最刻骨铭心的记忆,这次经历也必将激励他们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他们的事业。
2“零死亡”“零感染”“零事故”
带着队伍完完整整回家
“我们要带着队伍完完整整回到家,我们的队伍真正做到了零感染。”4月15日,在福建省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第二场记者见面会上,福建省第9批援鄂医疗队领队、临时党支部书记、福建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陈捷讲述了他和他的队员们的援鄂故事。
陈捷介绍,他带领的第9批医疗队分别来自6个医院(医院、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共名医务人员。
“闽山汉水,与子同袍;山海迥异,日月同天。大医精诚,止于至善;勇者逆行,携手共战。”这是陈捷在还未接到出征任务时写的一首诗,本来想送给可能要出征的队员,后来却成了他送别自己和自己队员的诗。
出发那天,90多岁的老父亲抱着陈捷痛哭。“但是我觉得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必须出征。”陈捷说,和家人离别,是为了能够让武汉人民得到团聚。
陈捷和队员们负责医院。医院有开放床位张,他们负责其中5个舱位,共张床位,医院医院唯一的重症舱。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应用了有很多福建元素,比如说除了按照国家各个版本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以外,我们通过福建中医药大学组成的中医专家团,进行三方联线,四诊合参,精准施治,并为患者设计了‘健肺养心操’,充分发挥福建中医药大学康复团队和医院的中医药特色优势,让患者感受到中医药的独特魅力。”陈捷介绍。
在武汉期间,队员和广大患者结成了深厚的情谊。临别前,患者们纷纷要求看看“恩人”们的真容,记住大家可爱的脸庞。为此,陈捷和全体队员录制了一个脱口罩的视频,给患者留念。现在还有不少患者和医疗队员仍然保持联络,互道家常。
“我们福建队是最早进舱,是最迟休舱的队伍。我们队伍大部分是‘80后’‘90后’,还有一个‘00后’,他曾经说了一句话很令人感动,他说‘我们没有生而勇敢,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勇敢’。队员们把我当成了家长,到了结束的时候,他们年轻人都叫我院长爸爸或者陈爸爸,我叫他们‘孩子们’,我们真的是结下深厚的感情。可以说我们都是为武汉拼过命的人。”陈捷动情地说,相信经此一役,有如此宝贵的实战经验,今后队员们一定能担负医疗重任。
福建省第9批援鄂医疗队累计收治新冠肺炎患者人,其中治愈出院人,转院37人,实现了住院病人“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治愈出仓病人“零返回”、安全管理“零事故”的工作目标,在战“疫”大考中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我们医务人员的努力工作体现了福建的精神,福建的力量,福建的智慧。”陈捷说。
3不惧危险、任劳任怨
为宜昌战“疫”贡献了最专业的力量
4月15日,在福建省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第二场记者见面会上,福建省对口支援宜昌防治新冠肺炎支援队医疗队首席专家、福建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陈公平分享了他的战“疫”故事。
2月11日傍晚,福建援宜支援队抵达宜昌,医疗队任命陈公平为临床医疗救治组组长,负责新冠肺炎病区的救治工作。由于第一批医院、不同专业的医生,于是陈公平根据不同队员的专业,把队员分为了临床救治、中医、康复、心理、临床药学及会诊专家组。分组以后接着进行人员的培训、做防护流程的培训。“任务很紧,两天以后就要进入病房进行交接工作,所以早期的防护培训很重要。”陈公平说。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到医院进行工作对接,我们的任务是接手风险大、救治难度高的重症及危重症病房。”陈公平表示,当时他感觉心理压力很大。
交接工作有三天的过渡期,为了让每位队员尽快适应病房的工作和防护流程,并熟悉每个病人的病情,陈公平把大家每天分为5个班次进入隔离病房。在清洁区,陈公平不断向队员们介绍防护要点,指导他们认真穿戴,并给他们鼓劲,尽量消除他们的紧张、害怕、恐惧等情绪。
“穿着防护服很憋气,会头晕、恶心,有的甚至想吐,我们很多队员都在坚持。早期的适应过后,一般很快就会适应,但也有的人反应比较严重。“陈公平回忆,记得交接的第二天,一位队员身体不太舒服,可是他又不愿错过熟悉情况的关键时刻,在隔离病房,他有点想吐又拼命忍住。“我说你是不是很难受,难受的话就先出去,因为在里面万一你晕倒了风险很大,会被传染,所以根据你的情况,如果实在不行要出去。但是他说‘没关系,我坐一会儿,休息一下好转以后就坚持工作’。”那天,这位队员忍住不适坚持在病房里工作到接班人员交接后才肯出病房。
经过3天的适应、磨合,进入隔离病区工作以后,陈公平和队员们很快适应了病房的工作,3天以后就接管了重症病区。
陈公平说,让他印象最深的是一个50多岁的女危重病人,她的爱人也是患者,爱人是轻症,她是危重症,曾经气管插管症状好转后拔管,病情一度稳定,但后来病情又加重,需要再次进行气管插管,但病人家属拒绝插管。如果仍然按常规的治疗方案,这个病人情况会很危险,所以只能另想办法。医疗队通过与福建省内的远程专家组会诊,根据病人的病情不断调整治疗方案。由于病房是临时改建的,很多仪器设备不够,病人痰比较多,不容易咳出来,医生和护士就用人工拍背的方式,一天两到三次,每天半个小时,由于穿着防护服、护目镜、手套,让操作变得很辛苦。考虑到病人的病情很重,随时有死亡的风险,病人也很恐惧,医疗队便让病人的爱人在旁边给她做心理辅导,让病人配合治疗,同时,营养师每天进行营养评估,特别是康复医师进行干预,帮助病人建立了信心。
“在宜昌抗击疫情救治病人过程中,我们医疗队员不惧危险、任劳任怨、团结协作,保持着细心、耐心、责任心,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展现了福建医务人员良好的职业精神,为宜昌战‘疫’贡献了我们最专业的力量。”陈公平说。
4患者信任理解性命相托
医护人员尽心竭力以命相搏
“我永远铭记58天里,武汉的患者与我们医护人员携手并肩、相互温暖、共克病魔的每一个瞬间。”4月15日,在福建省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第二场记者见面会上,福建省首批援鄂医疗队队员、福建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黄峥慧讲述了他的援鄂故事。
1月26日(农历大年初二)早晨7点,黄峥慧接到科主任电话通知,福建省要组建医疗队援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武汉是我5年求学的地方,那儿有我的亲友、老师和同学,作为一名呼吸专科的医生,援鄂战“疫”既是职责所在、使命担当,也是我回报武汉人民、回报母校,携手同窗,共克时艰的情怀所至。”因此,黄峥慧毫不犹豫就报名参加了。
1月27日早晨7点,福建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飞抵武汉。黄峥慧回忆,一踏上武汉的土地,肃然的气氛扑面而来,偌大的机场空空荡荡,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整个机场只有队员们在安静地行走。接驳队员们去住地的是一辆征用的公交车,很明显刚刚用消毒水四处喷洒过,而窗户大开着任由冷风灌入。
在去驻地的路上,路面上一个行人都没有,偶尔有一辆挂着通行证的汽车从旁驶过,车厢内很安静,队员们都在感受,都在思考。“一定要让疫情快快过去,让受到重创的武汉重新回到我记忆中有着人间烟火味的武汉!”见到这样的情景,黄峥慧这样想着。
按照国家卫健委的部署,黄峥慧和队员们转战医院,医院的两个病区,很快90张床位就全部收满了患者,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数量逐日攀升,医患双方都处于非常艰难的时期。这种形势下,对医疗队按照“科学防护、科学救治”的要求开展救治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医疗队要尽快治好患者,加快床位周转,又要最大限度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这需要医患双方的密切配合才能实现。
有一次早晨查房,一位入院两天的老婆婆很紧张,问了黄峥慧很多问题,他正耐心解答时,隔壁床位的患者走了过来,对老婆婆说:“婆婆啊,人家医生是从福建大老远过来给你看病的,很辛苦,你的情况医生都晓得,会给你治好的,你少说几句,让医生休息休息。”简单的话语让黄峥慧心头一热,这份理解和信任给予了医者极大的信心和鼓励。一个多星期后,这位爱问问题的老婆婆痊愈出院了,一个劲的感谢,回到家还让她的孩子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
2月9日,按照中央的部署,武汉市采取“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策略,要对所有的患者尽收尽治,医院的通知,要求收治30个病人。但原来的病房已是比较拥挤的三人间,由于武汉的冬夜太冷了,没有暖气,走廊实在无法住人,医疗队还是决定在病房内加床。可是,患者是否能够克服呢?
医疗队决定挨个耐心地给患者做工作,出乎意料的是,每一个患者都非常理解、非常配合,患者们一致同意把床位加在房间内,还协助护士整理病房。“医患双方能够如此携手相扶,何愁病魔不破呢?”黄峥慧心想。
此后,战“疫”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死亡病例逐日下降。3月20日,医疗队完成救治任务,顺利将病房交接给了浙江医疗队。
临别之际,有一幕让黄峥慧和队友们备受感动。那天,医疗队的一名男护士跟一位阿姨患者告别,安慰她说要好好配合治疗,病情很快就会好的。这位阿姨依依不舍地抱住他,哭着说:“你怎么走得这么急,这么急,以后我一定要到你们那儿去看你。”
“这个场景让当时在场的很多人都留下了感动的眼泪。在这场疫情中,医患双方都结下了非常深厚的情谊。”黄峥慧说。
截至3月20日,医院共收治患者人,治愈出院人,患者0病亡,医护0感染。
5支援宜昌是我“老兵”生涯里
永远难忘的记忆
“我从事护理工作已有36年,经历过抗洪救灾、抗击‘非典’和禽流感等,也担任过‘非典病房’、特殊感染病房的护士长和院感科主任。所以我应该说是医疗战线上一名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老兵’了。”4月15日,在福建省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第二场记者见面会上,福建省对口支援宜昌防治新冠肺炎支援队医疗队护理管理组组长、福建医院护理部主任林蓉金分享了她的战“疫”故事。
林蓉金说:“当国家下达‘一省包一市’、福建对口支援宜昌的任务后,我们便迅速组建护理队伍,火线支援宜昌。”到宜昌以后,医疗队的任务是接管宜昌三院同时覆盖全市,并第一时间接管了ICU重症病房。
ICU有66张病床,住着44位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其中有17位病人上了呼吸机,病人病情重,抢救病人多。林蓉金说,假如按国家ICU床护比1:2.5-3的标准大约需要-人来完成这些工作任务,但是医疗队第一批护理组只有93位护士,且重症专科护士不到20人。医疗队接管的病房是严格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病房只有病人、护士和医生,护士忙完繁重的护理与治疗工作之后,还要负责照顾病人的吃喝拉撒洗睡,同时还要完成病区和卫生间的清洁消杀环境,以及病人痰、引流液、分泌物与容器清理等工作,当时护理组队员们的工作量远远超过日常工作负荷,但队员们还是扛住了压力,履职尽责,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病人的一线护理,在确保防护的同时,配合医生圆满完成了“降低死亡率,提高救治率”的任务。
援宜护理队伍共计人,除了ICU病房,也接管了82张病床的普通病区。工作任务重、压力很大。面对疫情严峻的形势,护理队伍采用了多学科合作入手,推行小组负责制,科学合理配置人力,最大限度发挥专科护士的特色和优势。护理过程中队员们发现新冠肺炎病人的病情变化非常快,基于这个原因,护理组将队员们预见性护理理念贯穿于护理的全过程,认真做到早评估,早发现,早干预,控制风险,保病人安全;同时开展了多学科联合护理查房,尤其是推广了中医特色护理和康复护理,还给病人制订营养干预措施,从而提升护理的内涵,实现精准施护。
在这次抗击疫情过程当中,让林蓉金印象深刻的是,因为病房的特殊,她想把温情和亲情带到病房里去。队员们在病房开展了创建美丽病房的活动,希望把点点滴滴的温馨护理带到日常的护理工作中,给病人带去福建习俗,从拗九节送甜粥表达尊重孝敬之心,到二月二“剃喜头”传递去除病魔播种希望期许吉祥如意,让患者心情更加愉悦;用折千纸鹤、画一碗太平面、“送福袋”、“挂许愿墙”的形式为病人祈祷健康平安;队员们还在病房里开展“生日宴”“零食加油站”“爱心补给站”的形式,把隔离的亲情补位。通过这段时间的战“疫”,医疗队与患者、家属和当地的医护人员结下了深情厚谊!
林蓉金说,一个多月的战“疫”,医疗队先后护理了人,出院转院了人。要离开宜昌的时候,队员们来到长江边想与母亲河告别,才踏上岸堤边,远处的船工看到队员们穿的是“福建卫生”救援服,船工就扯着嗓子问:“你们是福建来的医生和护士吗?谢谢你们从那么远来救我们的命,辛苦你们了!”就在那一瞬间,队员们就红了眼眶。“从初到宜昌时的闭户关门到离开时宜昌人民的十里相送,队员们圆满完成了福建对口支援宜昌抗击新冠肺炎的护理任务。”林蓉金相信,这将是她“老兵”职业生涯里永远难忘的记忆。
个日日夜夜
守好医护人员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45个日日夜夜,我们没有给病毒留下任何可乘之机,守好了方舱的这道门,真正守护了方舱的每一位工作人员。”4月15日,在福建省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第二场记者见面会上,福建第4批援鄂医疗队感控护士长、医院主管护师蔡菲莉医院“守门人”的故事。
蔡菲莉,这位来自医院的护士长,已经从事护理工作17年了,且其中有近10年是护理重症医学科的患者。2月3日傍晚6点,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福建)队接到了驰援武汉的指令,而在这之前,医院递交了请战书。
援鄂期间,蔡菲莉医院医院的院感流程建立、护理质控等工作。
医院收治的虽都是轻症患者,但患者数量多。蔡菲莉转战的第二家医院——汉阳医院,设有床位张,运行期间共陆续收治患者1千多人。蔡菲莉所在的院感8人小组全面参与医院的各项诊疗管理工作,日均感控督导出入舱工作人员多人次,参与防护培训和驻地感控培训达上千人次,参与CT检查读片1人次。
院感小组保障了医院的安全运行,守护了来自四川、山东、湖北等医疗队的余名医护同仁,以及数千人次进入医院服务的志愿者、保洁、安保、公安干警等非医务专业的工作人员,切实做到了零感染。
“不仅仅是入舱要做好防范。出舱时,大家结束工作都很疲劳,容易放松警惕,而脱防护服也是病毒感染控制的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为了守好这道防线,我们要坚守在缓冲间、第一脱衣间、第二脱衣间内,并及时进行操作指导。”蔡菲莉回忆,有一次,两位医生一起下班,这也是他们第一次进出舱。在完成高强度的工作后,即使医生们已经接受过相关的培训,但由于精神的紧张和体力的消耗,他们在“第一脱衣间”时有点不知该从哪里入手脱防护用具。蔡菲莉一下子就察觉到这一点,陪着他们按照规范一步步落实相关流程,直到最后他们更换上新的口罩离开。
“按住鼻夹,吹口气,如果眼镜起雾,就再调整一下。”“头发要捋好,一丝都不能露出来!”“防护服的拉链要拉到顶!”“鞋套还应该再穿一层”等等。同样的话,蔡菲莉重复了45个日日夜夜,作为医院的“守门人”,她用自己的不厌其烦,守好了医护人员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7共同营造一个
“流淌着爱、信心和希望的生命之舱”
4月15日,在福建省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第二场记者见面会上,福建省第5批援鄂医疗队护士长、福建医科医院副主任护师林三秀分享了她和医疗队员们的战“疫”故事。
“初入方舱,直面病人,当时我们很多队员都有些恐惧、担心,但我们互相鼓劲加油,工作一忙起来就顾不上害怕了。”林三秀和她的队员们战斗的地点是在武汉客厅(东西湖)医院,战斗于2月7日16:00打响,作为护士长,林三秀率先带领第一批15名队员进入方舱接收首批病人。
医疗队被分成四组,每组安排一名小组长,科学安排好接诊流程,培训沟通好交流手势及突发应急预案,对陆续进舱的每一位病人,队员们都主动热情迎接,有序为其安排好床位,做好登记、测量生命体征、安排医生接诊等。由于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戴着护目镜,队员们就用点赞的方式为病人加油,让患者平添了几分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希望。
“做事仔细一些、关爱多一些、让病患宽心一些、病情好得更快一些,是我们团队共同的目标。”2月9日,一位姓汤的男病人来到护士站,找到医疗队队员,说自己吃了中药后会过敏,身体难受,队员邱晓云及时向医生反馈后,停服中药。第三天,邱晓云在过道上碰到汤先生,主动询问近况,过敏是否改善。汤先生激动地说,“你们戴着充满雾气的眼罩,管着这么多病人,才几天时间居然能认出我来,工作这么细致,我会永远记得福建护士,谢谢你们。”
医疗队负责的病区里有一位残障人士,病人的妈妈被安排在另一个病区,这位妈妈找到队员,请求与儿子一起做CT和核酸检查,便于照应。队员黄美钦把此事记在心上,忙完手上工作后就立即找总值班医生及相关工作人员,协调好这件事。这位妈妈非常高兴,对人就说福建姑娘真肯帮忙,能和儿子一起检查心里踏实多了。
“像这样的事例,每天都在发生,不知遇到多少,温暖了医患彼此。有时,患者还会反过来关心我们。”林三秀说,虽然舱友们一直在对他们说谢谢,其实更应该谢谢舱友们,是病人们的信任、支持和配合,才让医护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就像医疗队里一位年出生的小队员洪桂兰常说的一句话那样:“你负责相信我,我负责治愈你”,大家共同营造了一个“流淌着爱、信心和希望的生命之舱”。
3月8日上午,武汉客厅(东西湖)医院正式宣布休舱。福建护理队在医院奋战33天,累计治疗护理患者名,实现了队员零感染。前不久,按下暂停键的武汉重新启动了,林三秀和她的小伙伴都坚信,经过这次疫情,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向所有福建支援湖北医疗队的队员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你们是新时代的英雄!福建人民的骄傲!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尤溪又一条口罩生产线投产!还有首条……
尤溪又有作品获奖了!赞!
《挺纪在前·共同战“疫”》网络答题活动开始啦!
7月1日起,福建全省推行!
各5万元!尤溪这9个村获省里补助,有你的家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