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都是怎么睡觉的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描述了古人对于睡觉的一种追求,与现代人不同,古人更注重睡觉的质量,睡个觉,也需要诗情画意,情意深深。
简言之,在古人那里,睡觉得下功夫来“学”。
古人讲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在古代生活习惯中讲究时出而作,日落而息。或者你认为这是因为古代没有电才导致这样的。不可否认,确实存在这一因素的影响。但是其实没有电,并不代表古人没有夜生活。
古人的夜生活很是丰富,街上林立的万家烛火,使得市区若明若暗,别有一番风味。不过,古人针对睡觉这件事,有着严格的时刻表。
具体来说,差不多是亥时入睡,卯时起床,搁到现在,也就是从晚上九点入睡,第二天六七点起床,满打满算,至少能保证八小时的睡眠时间。
咱们习以为常的“月亮不睡我不睡”,在古人看来是很不可取的。明代札记《五杂俎》就说:“读书不可过子时,盖人当是时,诸血归心,一不得睡,则血耗而生病矣”。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哪怕用功读书,也不能超过子时都不入睡,如果人到了这个时候还没有睡觉的话,由于身上的血气都来源于心脏,不能入睡,就会使得血液需要时时供应,在这种情况下,血液强力供应身体所耗费,人就会生病”。
除了不能熬夜之外,古人睡觉还注重早上睡醒需要伸个懒腰,以活跃长睡一晚的身体,恢复一天的精气神。
在古代,不仅百姓会遵照严格的作息时间,统治者也不例外。据记载,乾隆皇帝政务再繁忙,晚上也顶多看看书、挥挥毫,准时上床睡觉,第二天按时早起,既不贪睡,也不晚睡,愣是在平均寿命不咋样的“皇帝圈”里,创造了89岁的长寿纪录。
古人睡觉更偏向于侧卧
古人在保证准时准点睡觉之外,还需要一个优雅、诗意、健康的睡觉姿势。尽管在古代的医学远没有现在发达,但是古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掌握了一些良善于身体的技巧,睡姿便是其中的一项。
在古人看来,不能爱咋睡咋睡,在平躺、侧卧、俯卧中,三者自有高下。选择标准很简单,七个字——侧龙卧虎仰瘫尸。不过目前而言,咱们切换睡姿也是可取的,只尽量避免俯卧睡觉即可。
古人注重睡前准备
在古人的夜间休息中,还需要做好睡前准备。元末明初著名养生家冷谦撰写的《修龄要旨》中提到,大快朵颐后迅速入眠,是极不可取的一种行为。
睡眠的环境也非常重要,清朝的老年养生专著《老老恒言·安寝》要求,睡觉之前,灯光必须得控制好,所谓“就寝即减灯,目不外眩,则神守其舍”。
睡眠过程中,也有章法。比如“冬夜勿覆其头”。冬天不蒙头大睡还被认为是长寿的一项法则。而睡醒之后也别着急起来,也不应急忙就走出房门。
正所谓“乍起慎勿出户外”,应该缓缓图之,告别松软的床褥,元气满满地开启新的一天。
古人睡觉讲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古人卧室之内,睡觉需要不少好“工具”,以辅助良好的睡眠。到古人家里瞅一眼,我们就能发现,光用来睡觉的寝具,就不止床这一种。
中国古代卧具可分为四种,榻、罗汉床、拔步床、架子床。这四者的分工非常清楚,拔步床和架子床都只能供人睡眠之用。日落月升,困意席卷上身,而可在拔步床或架子床上放心入眠。
榻和罗汉床也是古人睡觉的主要家具,这一类型的床既能坐,也能睡。不过,人们最多也就是疲乏时才能想起这两者,稍微休憩一会儿,打个小盹儿,而不会作为夜间睡觉所用。
明代《长物志》记载:“斋必三楹,傍更作一室,可置卧榻”。拔步床,就是古代家具里面体量最大、制作最复杂的一种。块头大,设计繁琐,不过功能却是极其强大。
据载,拔步床一般分为前廊和后床两大部分。前廊和后床高度和宽度差不多,下面有垫板,上面有罩檐,周围还安设着隔扇板和栏杆。再精进一些可以在床的前、左、右三边设置围廊。
古人睡觉讲究夜不离床
在古人的卧室里,多半会在床头放着一张桌子和一把凳子,这也是现代沿用床头柜的来源。在桌上通常放着灯盏、水壶、茶碗等,床下还能放置马桶、净盆和衣笼等等随身使用的物件。
通过这些设计,可以保证古人在夜睡过程中,能够尽量足不“下床”便能解决各种需求,只管一觉睡到天亮。
古人睡觉也十分注重枕头。古时枕头种类不少,有布枕、藤枕、石枕、瓷枕、竹枕等。
《老老恒言》中对枕头的制法、长短、宽窄、高低、硬软做了详细说明,比如高度,讲究“高下尺寸,令侧卧恰与肩平,即仰卧亦觉安舒”。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在侧卧时,头部刚好与肩部持平,仰卧时,也不会有不适,这才能让枕头跻身合格之列。
除了让人安睡之外,枕头还肩负着“养生”的重任。将各种草药放入枕心里面,可以让睡眠体验再上一层楼。
《本草纲目》里面就有关于“药枕”具体做法的记载:“苦荞皮、黑豆皮、绿豆皮、决明子……作枕头,至老明目”。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枕头芯里面放入苦荞皮、黑豆皮、绿豆皮、决明子等药料,用于睡觉,就可以使人到年老之后也不至于眼睛昏花”。
不仅如此,古人高精进的枕头还可以帮助控制睡眠时间。司马光曾因为通宵达旦处理军务过于疲倦,最终制作出一个“警枕”。这种枕头用圆木制成,头稍微一偏,就会滚落到一旁,人自然从睡梦中清醒过来。
除了枕头,古人也讲究床席之用。古代的凉席一般称为冰簟,李商隐的《可叹》中描写到“冰簟且眠金镂枕,琼筵不醉玉安杯”,正是描写了冰簟作为睡觉之用的好处。
凉席在古代不仅仅具备纳凉的作用,其制作还有更高要求。雍正皇帝在位时,清宫内务府造办处就制作了整整五张象牙凉席,用料十分讲究。这一份钱花得连皇帝都感到心疼,最后不得不下令禁止再造。
从现有的藏品看,这种凉席制作考究,需要工匠将象牙劈成厚薄宽窄均匀的片状,为了保持其形状,还得提前用特制的药水浸泡,最终才可以编织为凉席。并且,在搬到皇帝的寝榻前,还需要经过细细地打磨,透露出象牙原本的光泽,才算大功告成。
古人教给我们的入睡秘籍
注重养生作息,有了好的寝具,就能睡好觉了吗?也不然。如果深究古人关于睡觉的终极秘诀,多半会遇到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即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这事,古人真琢磨过。
明代文学家陈继儒在《珍珠船》中直言:“睡是眼之食,七日不眠,眼则枯”。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睡眠是眼睛的粮食,如果七天不睡觉,那么眼睛就会枯竭”。
不管穿越多少时间,睡眠始终是我们的身体的生命保鲜剂,是身体保持活力的不变来源。
李渔在《闲情偶寄》里这样描述睡眠:“倦极而眠,犹饥之得食,渴之得饮;养生之计,未有善于此者”。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疲倦到了极致的时候,再睡觉,就像是饥饿到了极致的时候,能够吃到食物,渴到极致的时候能够喝到水一样。养生的好方法,没有比得过掌握良好的睡眠方法更有效的了”。
明代张东海《睡丞记》也记载着一个与睡眠有关的故事。华亭丞拜访一位乡绅,在客厅椅座上等待主人来时不小心睡着了,主人出来,见客人熟睡,不忍打扰,对坐一会儿,也进入了梦乡。
不知不觉,到了黄昏。客人悠悠转醒,发现主人还在好眠,也不多打扰,悄悄离去。
主客这场会面,如同一幕哑剧,相对而眠,天地静默无声,自是从容休憩。这也体现出了古人在睡觉这件事上极其注重,事置于眠后。
南宋著名理学家蔡元定在《睡决》中道出睡眠的秘法:“睡佣而屈,觉正而仲,勿想杂念。早晚以时,先睡心,后睡眼”。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睡觉的时候,不念其他,先让自己的心睡下来,然后眼才会睡下来,懂得尊重睡眠,才能拥有好睡眠”。
然而,当今社会很多人的睡眠却离从容安宁越来越远。据中国睡眠研究会推出的《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报告表示,我国近四分之三的人都曾经历过睡眠困扰,入睡困难成头号问题。
而睡眠难问题的罪魁祸首便是焦虑和压力。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开始尝试购买助眠产品,比如眼罩、记忆棉、天然乳胶枕、更好的床垫等等,希望能拯救自己的睡眠。
那我们不如来一次返朴归真,学一回古人睡觉的悠然自得,惬意极致。
用科技诠释古今睡眠之法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睡眠文化,在现代高科技的加持下,咱们可以重新诠释古人睡觉之法,以古鉴今,助力现代睡眠。
中国睡眠传统无外乎“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既是古代睡眠理念的荟萃,更是我们的睡眠秘诀。
眼,强调的是睡觉环境的色彩搭配,这一因素对睡眠的影响十分大,太明亮或者纯黑环境对于睡眠都是不利的。
耳,强调的是听觉体验,也就是说睡觉的时候需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当然不乏可以通过一些轻柔的音乐助眠,但是不可使用过于激昂的乐声。
鼻,强调的是环境的气味。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开始借助植物、香薰等物品改善睡眠质量。
舌,即饮食。正如古人已经知道的,睡前吃太饱不利于睡眠,适量的牛奶、龙眼、香蕉等安神食物倒是不错的选择。
身,即身体。古人在睡觉的时候注重每一寸肌肤的安稳舒适,身体的完全放松与舒适正是打开每一场香甜好梦的密钥。
意,即意念。古人强调睡觉之前要放空一切思想,不要想太多,方可轻松入眠。
目前,可以借助于AI技术、智能识别等技术手段,智能判断身体特征,适时调整卧室环境,改善睡眠环境,好睡眠滋养漫漫长夜,健康拦都拦不住。
以古鉴今,行鉴至远!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