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战场上的铿锵玫瑰,一篇报道拯救了15

这是年极为普通的一天。

耶鲁大学英语文学专业的大四学生玛丽·科尔文安静地坐在教室里。

她手中正在翻阅着20世纪美国新闻业的巅峰之作《广岛》。

今天她来参加《广岛》的作者,普利策奖得主约翰·赫西的研讨会。

很快,科尔文就被《广岛》克制、冷静、充满力量的描述所震撼。这篇最初刊登在《纽约客》上的非虚构作品,用细腻深刻的笔触刻画了在广岛原子弹爆炸中的六位幸存者,折射出他们的创伤记忆。

科尔文后来形容看完《广岛》的感觉,文字如同在身体里爆炸,她被彻底的征服。

约翰·赫西无疑成为了科尔文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位人生导师,彻底改变了科尔文的职业选择。

这个年出生的美国女孩儿,决心投身新闻行业。

年轻时的科尔文图源网络

这样的选择连她自己都不敢相信,在后来的采访中,她耸了耸肩对着镜头说:“谁能想到我之前只想写几本无病呻吟的小说呢。”

幸运的是,科尔文的选择立刻得到了父母的支持,尤其是她的父亲,这位几十年都在教师岗位的中年男人其实心中一直怀揣着一个记者梦。

“去吧,女儿。“他欣慰地拍着女儿:“你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记者。”

就这样,毕业后的科尔文成为了合众国际社的一名记者,没过多久就被派往法国成为了巴黎记者站的主任。

顺风顺水的事业并没有让科尔文愉悦,每天面对着通讯社毫无感情的报道,科尔文感到无比的乏味,新闻报道不应该是这样的。

她又一次回想起自己当初阅读《广岛》时的那种颤栗般的震撼——文字应该是充满了力量的,报道应该是可以改变世界的!

科尔文决定离开。

科尔文图源网络

年,科尔文加入英国著名的《星期日泰晤士报》。

驻外的战地记者发来了报道,当阅读完第一行字,那种让身体爆炸的震撼感再次找上了她。

那一刻,她清晰的认识到了自己的职业归宿——做一名战地记者。

她立刻向《星期日泰晤士报》递交了申请,成为一名战地记者,至此,开启了她长达27年的战地生活。

从年开始,她的身影便穿梭在了战争的烽火中,从斯里兰卡到前南斯拉夫,从伊拉克到利比亚,她几乎踏遍所有战场。

年8月,科尔文更是凭借一己之力拯救了约名妇女和儿童。

这一年,东帝汶亲印尼派与独立派爆发武装冲突。

当时印尼武装组织,包围了名妇女和小孩,情况十分凶险。

各国紧急召回本国记者,22名记者陆续离去,唯有科尔文留了下来,坚持在第一线报道了现场状况。

四天后,名妇女和小孩被安全撤离,科尔文的报道在其中发挥了决定性的影响。

这次报道让她蜚声国际。

图源网络

她的脚步并没有停止,同年12月她进入车臣,跟随反政府武装采访。

正如她的同事评价她:“危险似乎对科尔文有种天然的吸引力,越危险,她就做得越出色。”

这次的采访差点令科尔文一命呜呼。

她跟车臣士兵在极度的寒冷中徒步穿越高加索山,每天最多只能喝一碗面糊,还掉进过齐腰深的冰水里。

晚上,她跟十几个车臣士兵挤在一个6米长、2米宽的地方休息。有一次睡到半夜,科尔文被身下的硬块缝醒了,一摸,居然是两枚手榴弹。

她在文中写道:“这帮亡命徒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很有可能发动自杀式袭击,连我一起炸个稀巴烂。这种事情每天都可能发生千百次”。

如此度过了4天,到了第5天,科尔文发现自己与大部队失散了,一个人被遗落在深山里。

所幸她的同事们发现了她的失踪,联系大使馆用直升飞机把她从大山里救了出来。

这一次,科尔文又凭借在车臣和科索沃的报道赢得了国际妇女传媒基金会的“勇气奖”。

科尔文年在车臣图源网络科尔文年在车臣图源网络

不过拿奖拿到手软的科尔文一直对奖项表现得满不在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科尔文大大咧咧的性格所致。

毕竟她可是因为忘记挂电话,收到史上最高的卫星电话账单美元的奇女子啊。

也许,只有她自己知道这种满不在乎的表象只是为了掩盖内心的负罪感。

“得奖也让我焦躁不安,我始终有一种负罪感,感觉自己是从战争中受益的人。我们把那些人身上发生过的可怕故事榨取出来,然后就从他们的生活中消失。”

科尔文知道自己并不是典型的战地记者,她注重的是战争中的人性。

“我想告诉人们战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几个世纪过去了,战争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战场上依旧炮声隆隆,血肉横飞;战场外妻离子散;交战双方都不肯公开真相。所以,我的工作就是做一名战争证人。”

这种使命感,让科尔文始终把自己置身在最危险的境地,也无法拥有正常的爱情生活。

图源网络

美丽又有才华的科尔文当然不乏追求者,她有过两次婚姻,伴侣都是战地记者。纷飞的战火让他们彼此靠近,被战争滋养的爱情因接近死亡而变得更加炙热。

但是正如同电池的同级,两个同样专注于战争中的毁灭与死亡的人,往往会忽略其他的东西,包括对方,这样的婚姻注定无法长久。

两次婚姻,两次流产,科尔文再也无法怀孕。

但科尔文的魅力依然让很多男士对她趋之若鹜。

科尔文的妈妈总是对这些追求者语重心长地说:“放弃吧,她不属于婚姻。”

年,科尔文再一次与死亡狭路相逢。

这一次,好运没有前往庇护她。

当时她正在斯里兰卡报道战事,采访完毕准备返回时碰见了双方交火。

科尔文肩膀、胸部、眼睛中弹,一枚手榴弹滚到了她的身边。

身受重伤的科尔文被俘,政府军没有对她进行任何救治。

10个小时后,科尔文在大使馆的保护下捡回一条命,但左眼永久失明。

尽管如此,她还是在伤势如此严重的情况下完成了字的报道。

科尔文年在斯里兰卡图源网络

这次的失明带给了科尔文巨大的打击,长期的战场生活也让她罹患了战后创伤综合症(PTSD)。

她开始出现幻觉,战场上的残酷景象甚至会出现在她的房间里。

为了逃避残酷的战争阴影,科尔文疯狂的抽烟和酗酒。

《星期日泰晤士报》的执行编辑建议科尔文别再做战地记者了,回伦敦写专栏。那时,她开始看心理医师,似乎一切都在好转。

但是没过多久,清闲的办公室生活很快让科尔文陷入焦虑。

她知道,是战场在呼唤着她。

对于战地记者来说,战争中的混乱、痛苦和恐惧总是牵引他们再度回到战场。战场没有休息的时间,在那里报道新闻需要无穷的激情,它是一种瘾。

这一次,科尔文在左眼上系了一条黑色眼罩,再次站在了炮弹轰鸣的硝烟中。

图源网络

此后,独眼形象成为她的招牌。

她比以前更加果敢,以信念之剑一次次与死亡交锋。

“要相信,当你在国外的战场上出生入死时,很多人正等着看你的报道。要相信他们在关心战争中的不幸,并在试图阻止它”。

她自我而肆意,防弹衣里穿着意大利高端品牌LaPerla内衣。

“我想着,要是哪天有人从壕沟里拉出我的尸体,我要让他们惊艳一下”

她是少数敢在战区不坐防弹车出门的记者之一,因为只有使用当地的交通工具才能更容易深入了解当地人。

她似乎完全放下了恐惧,她说:“如果你承认恐惧,你就永远不会到达你要去的地方。”

年2月,科尔文坐着一架越野摩托车偷偷潜入了叙利亚境内,当时,叙利亚对西方记者入境管理非常严格,科尔文只能出此下策。

2月19号科尔文在文字报道中写道:“他们把这里叫做寡妇地下室,这里摆满了临时搭起的床铺、挤满了满面惊恐的妇女和孩子……”

接着,她在个人社交网站上发文:“我感到很无助。天气也很冷!但我会继续跟踪报道。”

21号,科尔文给多家电视台发回的报道中说:“霍姆斯城里2.8万名平民、男人、妇女和孩子在炮火中绝望地寻求避难所,这是我见过的最惨的景象”。

谁也不会想到,这会是科尔文最后一次报道。

同时遇难的法国摄影记者雷米·奥奇力

2月22日,科尔文与同行进入霍姆斯临时新闻中心时,一枚火箭弹在建筑物前爆炸,她和法国摄影记者雷米·奥奇力克当场罹难。

据说《《星期日泰晤士报》报社总编要求她立即撤离,但为了报道,她还是留了下来。

科尔文的母亲手捧着科尔文的大幅照片,她面容憔悴却并不颓败,坚毅的眼神下涌动着哀伤:“如果你认识我的女儿,你就会明白,她一定会选择留下。她对自己的采访充满热忱,这是她的生命。”

图源网络

“如果勇气可以用尺度来衡量,那玛丽·科尔文一定在最顶端。”科尔文的好友BBC记者吉缪尔得知噩耗后悲伤地说:“因为她知道战争的残酷,也知道那里并没有天使守护。”

至今,在世界大大小小的角落里依然回荡着连绵不断的枪炮声。

“如果你没法阻止战争,那你就把战争的真相告诉世界”。

这是战地记者玛丽·科尔文永远的格言。

真相的代价是什么?是生命!

当我们安逸地刷着手机,逛着商场的时候。

请不要忘记。

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我们不认识的人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为了世界的正义与和平,赌上性命负重前行。

图源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569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