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已成为现代人的生活常态,是危害人身体的不良习惯,降低抵抗力,增加患病风险。
长时间熬夜也会损害皮肤,造成皮肤暗淡、无光泽或长痘痘,同时也会导致身体肥胖和头痛头晕,影响生育能力,损害视力。
研究表明,经常熬夜的人脾气也不好,这到底是为什么?
01为什么经常熬夜会导致脾气不好?
睡眠是人体重要的生理活动,整个睡眠过程中身体会出现多种生理变化,如去除身体中的代谢废物,稳定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在睡眠过程中大脑仍然存在神经活动,巩固白天学习后所产生的记忆。睡眠剥夺后可降低注意力和专注力,影响大脑某个特定脑区域。
另外,睡眠被剥夺易使得人们产生负面情绪,增加患抑郁症或焦虑症风险。
02经常熬夜还会引发哪些危害?
1、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早晨是血压第1个高峰,血液黏稠度高,易出现心脑血管意外。其发生机制跟生理节律变化息息相关,熬夜或生物钟紊乱可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意外。
2、影响认知能力
熬夜或睡眠不足可紊乱觉醒节律,使得人们常常感觉到疲惫和乏力,同时也会影响认知,如降低注意力和记忆力,决策能力和抽象能力也会有所减弱。
3、使得糖代谢发生紊乱
胰岛素分泌跟觉醒同步,能维持睡眠过程中葡萄糖水平稳定。但经常熬夜会减少睡眠时间,降低葡萄糖耐量,使得胰岛素不敏感,从而增加体重。
4、引发神经系统疾病
缺少深度睡眠可升高大脑中淀粉样蛋白质含量水平,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症风险。
03经常熬夜的人群该如何调整睡眠?
1、提前1~2个小时做好准备
若打算23点入睡,就应该定22点的闹钟,使得身体慢慢进入睡眠状态。不管是节假日还是上班日都要在固定的时间入睡,最晚不能超过23点,因为23点到凌晨3点是深睡眠的好时机,起床时间应安排在早晨6:00~7:00。
2、做自我放松运动
白天增加活动量如练习瑜伽、散步、慢跑或游泳等,不过睡觉前2个小时不能做剧烈运动,以免过度兴奋大脑,扰乱睡眠质量。
睡觉前可打坐冥想来调节睡眠,具体的方法是先盘腿坐好,作冥想状,然后双手自然下垂且放在膝盖,保持全身心放松,把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呼吸上。
3、营造良好的睡眠氛围
睡觉时开着灯可抑制褪黑激素分泌,扰乱睡眠质量,所以睡觉时应关闭所有的灯光,拉上窗帘或戴上眼罩,营造暗色氛围。
温馨提示
熬夜对身体百害而无一利,为了自身健康必须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按时起床,按时入睡。床只是用来睡觉的,不能在床上玩手机、吃零食或看书。
适当的培养睡前特定行为如听听舒缓的音乐、用热水泡脚或做面膜等,若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也不能太强迫自己,应起床做其他事,等有困意时再上床睡觉。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家医新年健康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