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在外太空如何生活

01吃饭

最早的航天食品只是为了维持航天员的营养,口感并不好。这种食品的代表之一就是糊状食品——牛肉浆、苹果浆、菜泥和肉菜混合泥等,它们被压到铝制牙膏壳内,吃的时候像挤牙膏似的,将它们挤压到口中。

▲早期的航天食品

随着科技发展,航天食品也在不断升级,航天员们的饮食逐渐达到了“小康水平”。

▲60年代苏联航天员的罐头

直到80年代,在美国的航天飞机上,航天员们拥有了完备的“太空厨房”,这时的航天食品才终于可以用“令人满意”四个字来形容。

有人可能会说:“他们可不如我幸福,我可以躺在被窝里点外卖啊。”

事实上,国际空间站里的航天员也可以。

最近几年,许多国家增加了多趟往返于国际空间站的货运飞船班次,基本上平均每两个月就有一次往返补给。航天员想吃什么,都可以通过邮件下单“点外卖”。

▲国际空间站

02洗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幸福地沐浴更衣,然后站在镜子前,禁不住感叹:我怎么这么好看!

但是对于生活在太空站中的航天员们来说,却很难有这种自恋的机会。

原因之一是太空中的水资源非常有限,大多数的水都要经过处理重复利用。另外,在没有重力的环境里,水珠四处飘舞,若是被吸到口鼻中,会呛伤,甚至溺死。

▲太空中眼泪不会流下

那航天员们如何也让自己香喷喷的呢?

最初的方案是“太空浴室”——一个不透水的强力尼龙布制成的圆柱形淋浴罩,上连天棚,下接地板。

洗澡前,航天员要戴好呼吸器、耳塞和护目镜钻进浴室中,待密封后呼吸器与外界相连,就可打开水龙头洗澡了。

▲美国航天员在“太空浴室”中擦拭身体

这听起来似乎是个很好的方案,但是航天员们却普遍认为这种洗浴方式笨重、繁琐,体验极差。

于是,科学家们就为航天员专门设计了一种“免洗”毛巾,用这种毛巾擦拭身体之后,就像洗过澡一样的干净舒爽。在我国的“天宫一号”舱内,就配备了这样洗澡巾和洗发巾,只不过三天才能洗一次。

03睡觉

太空中没有重力,也就没有我们认知中“向下”或“向上”的概念,航天员们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因此,他们睡觉不仅不需要床,还可以朝向任何方向——这可能是在太空中睡觉最大的优点。

▲航天员准备睡觉

尽管“漂着睡”听起来很酷,却可能带来各种危险,比如呼气或翻身等动作产生的推力会使航天员在航天器中飘来飘去,很容易撞伤自己或损坏航天设备。因此,航天员们通常睡在固定好的睡袋里。

▲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刘洋在天宫一号的

要想在太空中睡个好觉,航天员们遇到的困难可不是仅靠固定睡袋就能解决的。

比如,他们会面临昼夜规律的巨大差异。人造天体绕行地球一周大概只需90分钟,也就是说,航天员们在24小时之内会经历近16次“日出”和“日落”,这对航天员的睡眠影响极大。为了尽可能减轻这一影响,航天员们通常会选择在避光的舱室里戴着眼罩睡觉。

▲航天员戴着眼罩睡觉

除了客观存在的问题,航天员们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航天器中,也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进而引起视听上的幻觉,甚至造成失眠。

因此,想在太空中睡个好觉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航天员,不仅要有超高的心理素质,更要接受长期的专业训练。每一位航天英雄出现的背后都蕴含着无数的艰辛和努力。

▲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

让我们向航天英雄致敬,向航天英雄背后所有奋战在一线的中国航天人致敬!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518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