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3点20分,四川大学文科楼内正在进行博士论文答辩,黄祖申摘下帽子,弯着腰,走到后排课桌坐下。正对大门的秘书席上,工作人员侧过脸,努力收住笑容。黄祖申西装笔挺、正襟危坐,从外观上看,年龄比答委席上的评审专家还要大。今年74岁,黄祖申如愿在四川大学度过了四年的博士生求学时光,拿着将近30万字的论文,走进了答辩现场。这位醉心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美籍华人,成了四川大学“最年长”的博士毕业生。师兄弟相称:博士读了四年整个学校都是“忘年交”提前一个小时,黄祖申早早来到文科楼,整个楼道里,都是他的师兄师弟。“师兄!”黄祖申拉着一个多岁的小伙子,亲切招呼。“这位是我师弟。”黄祖申拍着对方肩膀,感谢读博四年来的照顾。大家习惯称呼他“黄老哥”,这位走过六十多个国家,管理过上千人工厂的老人,和大家呆久了,大家都已经淡化了他的年龄。一起逛青石桥旧书市场、一起在他家“蹭吃蹭喝”,黄祖申一直把自己放在年轻人序列。“除了阴雨天气可能发点感慨,其他时候都是20多岁。”黄祖申脱下西装,一身白色衬衣,胸前一条红色领带,手指戴着宝石戒指,聊天也把背打得老直,看上去更像是一位老板。“平时我们在校门外逛街,他那商人的嗅觉就异常灵敏。”同门师弟小周回忆说,黄老哥以前还让大家去打听校门外小吃店的租金,开玩笑说,可以搞个台湾小吃店,几年之后就做成一家大型连锁美食店。在等待答辩的间隙,师兄陈符周赶紧拿着他的论文翻看,“一直不给我说他的论题。”陈符周笑着说。黄祖申赶紧“道歉”,“还不是怕没写好,被师兄耻笑。”师兄弟坐在一起聊得热火朝天。直到几位同门的博士生导师陈廷湘走进来,黄祖申赶紧起身迎接,“你来了,我就不敢乱扯了。”黄祖申赶紧拉开椅子,让老师坐下。导师相助:给学生出谋划策把肌肉亮出来“可要好好感谢我的恩师,如果不是他,我差点被‘毙掉’,来不到这里。”黄祖申一边介绍自己入学经历,一边和老师合影,还偷偷伸个“剪刀手”,放到老师头顶。陈廷湘看到学生都在笑,转过身去,黄祖申笑嘻嘻说,“有苍蝇、有苍蝇。”黄祖申年出生在成都,6岁那年去了台湾,大学后服兵役,随后开始做服装生意。在台湾、扬州都开过厂,随后又将生意做到了俄罗斯、以色列、马来西亚等国家,之后又在美国修读了硕士课程,并获得了美国国籍。年,他正式退休,将生意交给了子女打理,年开始申请回到故乡读四川大学博士生学位。70多岁,还能读出来吗?陈廷湘看到黄祖申年龄后,给他打上了一个大大“问号”。不过,在交谈之后,他觉得“有戏”。“他很开朗,完全不像多岁的人,思维也很敏捷。”68岁的陈廷湘告诉记者,这个比自己还大岁的学生,精力旺盛。在聊到论文方向时,黄祖申一股脑抛出了85个论题。“老师当时肯定也想‘这老头儿还挺会吹牛’。”黄祖申回忆说,自己把本子翻开后,老师收回了质疑,并圈出了25个能够论述的方向。“他喜欢研究抗战时中国空军建设,这块在国内一直比较薄弱。”陈廷湘告诉记者,黄祖申在台湾、美国的经历,有一定优势。不过,学校仍然不敢接纳这位高龄学生,毕竟他还做过心脏手术。“他喜欢锻炼,身体很好。”陈廷湘透露说,他也给学生出主意,让他给留学生办公室工作人员多发照片,把肌肉都亮出来!这个多岁的老人,一直坚持锻炼,喜欢泡健身房,最多的时候一周有5天都会去游泳,一次不间断游上米。求学之路:到美国遍寻档案馆晚上看书到凌晨一点博士生论文,黄祖申最后选择了研究抗日战争期间,美国军事援助对中国空军发展。为了查找这些资料,年,黄祖申跑到了美国,到各个档案馆寻找资料,最后在美国国家档案馆,找到了大量能够还原当时历史的资料。扎根两个月,最终搜集到了自己想要的资料,光扫描的文字就有八千多字。在年,他又辗转回到中国台湾,在那里寻找关于空军建设的一些材料。“年的时候我就有青光眼。”月26日,黄祖申戴着一个眼罩,遮住了右眼,大量的阅读使得右眼病情加重,损坏率达到了97%。“每天晚上看书我都要看到凌晨一点。”黄祖申说,这已经养成习惯了。陈廷湘翻开学生的论文,足足多页,有将近万字。“他的题目很少有人从这个角度论述,很多材料都是跑到美国和台湾去查找的一手材料。”陈廷湘评价学生说,无论是他的角度、资料还是论述方法,都是比较创新的,提出了很多独到见解。不甘落伍:收礼只收数码产品投靠老师谋个差事多岁,黄祖申一直不服老,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回去台湾的家,最大的爱好就是逛数码市场,走到店门前,也不买,就喜欢问这些科技产品怎么使用。马上要毕业了,他提前就给女儿、女婿打了招呼,“给老爸的毕业礼物要准备好哦!”黄祖申哈哈一笑,“礼物肯定要最好的iPad、最好iPhone!”黄祖申对现在年轻人所使用的应用软件,娓娓道来,“这些都用啦。”他一脸自豪,台湾腔也出来了。碰到老师和同学,他可以自由切换到四川话,碰到老外,他也能一口英语对答如流。“冰糕凉快”,虽然很小就离开了家乡,但老家当时卖雪糕货郎的叫喊声,一直保留在他的记忆之中。再次回到成都老家,吃肯定是他最爱不释手的,不过,在众多美食中,他还是有“碰壁”的时候。“以前就有同学约我去吃麻辣火锅,吃了一次就再也不敢赴约了。”黄祖申直言,太辣了,已经有些受不了了。不过,在他闯荡世界这么多国家之后,他还是认为,成都是最休闲的城市,也是最容易让他眷念的。“毕业后还是求陈老师收留我,给我谋个差事。”黄祖申一口四川话,对老师笑着说。陈廷湘也哈哈一笑,“他确实是一把管理好手哦”,在他的西南文献研究中心,之前进去乱糟糟,硬是让这位学生按照公司管理规范,给打理得干干净净。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宦小淮摄影记者王效编辑杨渝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