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报道(文/林京、盛佳莹)
“贵圈今年要爆发了。”
在第四季《脱口秀大会》上,作为领笑员之一的罗永浩在李诞旁边耳语到。过去一年,脱口秀上演着“一票难求”的火爆场面,从王冕、杨笠、何广智到今年出圈的徐志胜,脱口秀演员代言、商演、综艺不断,赚的盆丰钵满。
各类喜剧业态正成为新的爆款“密钥”。据不完全统计,01年,共有19档喜剧综艺上线。就连马东,也火速带着《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一头扎进这片红海之中。
近年来,笑果文化、米未传媒、开心麻花、大碗娱乐等喜剧新势力,迅速成长。除了赖以生存的喜剧门类之外,它们将触角伸向更多地方,扩大自身版图。
站在喜剧公司们背后的,是庞大的年轻群体,这是各大产业都在抢夺的人群。喜剧公司也因此成为电商平台、新消费品牌的“座上宾”,在新品发布、双11等重点节点展开内容营销。
而笑果文化们也通过天猫旗舰店、开酒吧等,探索“喜剧+新消费”的商业模式,为自身打造新的变现途径。
“喜剧”新消费来了
今年9月,笑果工厂在上海5家购物中心开出「有笑果」零售快闪店,分别进驻上海静安大悦城、静安嘉里中心、环球港、合生汇和LuOne。
快闪店分为演艺店、展览店和零售店三种店型,均售卖“梗哥”周边系列产品。静安大悦城展览店除了零售区和展览区,展览现场分成了烂梗、爆梗、内部梗和谐音梗四大展区。
而静安嘉里中心店内除了设有商品区,还有一个隐藏的演艺空间,可容纳三四十人,之后会不定期开展开放麦演练,同时在会员群内不定期发放观演名额。
快闪店背后,是笑果文化对“零售+体验”新商业空间的探索,满足当下年轻群体打卡等需求。
双11前夕,笑果文化旗舰店正式上线,目前包括爆梗产品专区,金句产品专区以及喜剧门神(徐志胜、何广智)专区,产品覆盖贴纸、抱枕、眼罩、帆布包、马克杯等多款SKU。
开心麻花旗下首家酒吧产业音乐戏剧潮吧StageOne近日在北京开业,这也是国内首家音乐戏剧+酒吧的碰撞组合。目前单人官方票价元,价格近乎开心麻花剧场票价的两倍,营业时间18:30-凌晨:00。
酒吧业态在今年的火爆,从海伦司可窥见一斑。开心麻花将酒吧与戏剧结合,无疑可以俘获更多年轻观众。
其实,早在喜剧公司自身“造血”探索零售、酒吧等业务外,他们凭借着庞大的年轻群体,早已是电商、品牌方的“香饽饽”。
联名是最常见的合作形式。例如小红书和笑果文化联名的“番茄炒蛋快乐盒”,以盲盒的形式售卖“快乐”,盒内产品包括香氛、沐浴露,还有“牛梗”钥匙扣等笑果周边产品。
代餐品牌ffit8则与笑果文化合作推出肉类零食品牌“TalkRou脱口肉”,外包装上,TalkRou脱口肉将王建国、徐志胜、何广智三位当下火爆的脱口秀演员形象以漫画形态呈现,将产品特点与脱口秀演员风格进行结合,增强消费者记忆点。
“冰青”梅酒也与开心麻花梅友家族进行联名。消费者在购买“冰青”梅酒时会发现:在冰青梅酒的透明瓶身上,印有梅友家族的可爱造型。
这些新消费品牌通过喜剧IP,扩大年轻群体受众,也能有效增强消费者对品牌认知度。
近两年的双11,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巨头,纷纷押注脱口秀营销,比如《双11点淘省心大会》、《京东脱口秀大会》等,脱口秀演员通过吐槽、爆梗、教消费者薅羊毛等形式,让电商平台破圈接触到更多年轻群体。而脱口秀定制化内容,相比原来生硬广告,让人眼前一亮。
喜剧公司的火爆与瓶颈
不断跨界背后,也源于喜剧公司当下面临的喜与忧。根据艺恩发布的数据,截至10月13日收官时,《脱口秀大会4》累计播放量已超过5亿,远超前三季的1.8亿、8.6亿、14.7亿。
从《吐槽大会》到《脱口秀大会》,从李诞到笑果文化,脱口秀文化依然不缺人气,甚至成为文娱行业里最火的垂直赛道。
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