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当管理者,不了解这些团队活动实属失职

“摸鱼”这件事成了职场当中的普遍现象,初当管理者的你,可能还会遇到“问题员工”、我弱我有理、说得多做得少等等现象。那如何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做到连离职员工都专程感谢你曾经的管理指导,那以下的团队活动形式,你得认真抄作业了。

01蒙眼作画

睁着眼睛画画比闭着眼要画得好吗?工作中,有些人是睁着眼的,但为什么总有些东西他们看不到?当发生这些问题时,我们有没有想到可以借助他人的眼睛?试着闭上眼睛,开始画画吧。

目标:

1.使员工明白单向交流方式与双向交流方式可以取得不同效果。

2.说明当我们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去解决一个问题时,可以取得更好的结果。

游戏过程:

所有员工用眼罩将眼睛蒙上,然后分发纸和笔,每人一份。要求蒙着眼睛将他们的家或者其他指定东西画在纸上。完成后,让员工摘下眼罩欣赏自己的大作。

讨论:

1.为什么当他们蒙上眼睛,所完成的画并不是他们所期望得那样?

2.怎样使这一工作更容易些?

3.在工作场所中,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变化:

1.让每个人在戴上眼罩前将他们的名字写在纸的另一面。在他们完成图画后,将所有的图片挂到墙上,让员工从中挑选出他们自己画的那幅。

2.你用语言描述某一样东西,让员工蒙着眼睛画下他们所听到的,然后比较他们所画的图并思考,为何每个人听到是同样的描述,而画出的东西却是不同的,在工作时呢?

所需时间:10-15分钟

物料:眼罩(布、纸材料均可制作),纸,笔

02撕纸

形式:20人左右最为合适

时间:15分钟

材料:准备总人数两倍的A4纸(废纸亦可)

适用对象:所有员工

活动目的:

为了说明平时沟通过程中,经常使用单向的沟通方式,结果听者总是见仁见智,个人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执行,通常都会出现很大的差异。但使用了双向沟通之后,又会怎样呢,差异依然存在,虽然有改善,但增加了沟通过程的复杂性。所以什么方法是最好的?作为沟通的最佳方式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及环境而定。

操作程序

1、给每位员工发一张纸

2、你发出单项指令:

—大家闭上眼睛

—全过程不许问问题

—把纸对折

—再对折

—再对折

—把右上角撕下来,转度,把左上角也撕下来

—争开眼睛,把纸打开

你会发现各种答案。

3、这时你可以请一位员工上来,重复上述的指令,唯一不同的是这次员工们可可以问问题。

有关讨论

完成第一步之后可以问大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结果(也许大家的反映是单向沟通不许问问题所以才会有误差)

完成第二步之后又问大家,为什么还会有误差(希望说明的是,任何沟通的形式及方法都不是绝对的,它依赖于沟通者双方彼此的了解,沟通环境的限制等,沟通是意义转换的过程)

03头脑风暴

成年人很容易被旧有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套牢,然而缺乏创造力是这个时代最忌讳的弱点。其实,不是员工不会创造,而是缺乏创造的习惯和激情。所以,让头脑风暴来帮助你。

目标:给员工练习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机会。

时间:10分钟

教具:回形针,可移动的桌椅

人数:4-6人一组为最佳

过程:

1、调查研究表明,创造力可以通过简单、实际的练习培养。可很多的时候,创新的想法往往被诸如这个我们去年就已经试过了或我们一直就是这么做的的想法扼杀。为了让参与者发挥与生俱来的创造力,需进行头脑风暴的演练。

头脑风暴的基本准则如下:

¢不允许有任何批评意见;

¢欢迎异想天开(想法越离奇越好);

¢要求的是数量而不是质量;

¢寻求各种想法的组合和改进。

2、将全体人员分成每组4-6人的若干小组。他们的任务是在60秒内尽可能多地想出回形针的用途(也可以采用其它物品或题目)。每组指定一人负责记录想法的数量,而不是想法本身。

3、一分钟之后,请各组汇报他们所想到的主意的数量,然后举出其中疯狂的或激进的主意。有时,一些傻念头往往会被证实是有意义的。

讨论:

在进行头脑风暴时你有什么顾虑?

你认为头脑风暴最适合于解决哪些问题?

在工作中哪些时候可以利用头脑风暴?

企业里面遇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去解决,不去从管理制度、机制上想方法去进行预防。而初入管理岗位,你在培养员工的时候,也在无形的培养自己对活动、人员的把控能力,逐渐从活动中裁判的角色中建立起自己的“威信感”来。

还是那句话,好好工作,安心挣钱。

自律、清醒、沉淀,等风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260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