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校长发表熟鸡蛋返生孵小鸡论文”一事登上热搜,引发热议。
这篇论文被刊登在了吉林省级刊物《写真地理》年3月第11期中,声称,此实验的目标是“选择正常、新鲜的受精鸡蛋,经过开水煮沸以后变成熟鸡蛋,再通过‘特异学生’的‘意念和能量传播’使鸡蛋还原成生鸡蛋,做到不伤害鸡蛋的生物活性,使它能正常孵化出小鸡,并能正常生长”,简称“鸡蛋返生”。
上述消息一出,有网友惊呼“毁三观”、“天雷”、“离谱”……已经煮熟的鸡蛋还能重新变回液体形态吗?还能孵出小鸡?不只吃瓜群众好奇,各大网络舆论平台也开始跟进此事。
据悉,该文作者郭萍为郑州春霖职业培训学校校长,不仅拥有“企业家”“校长”“学者”多重身份,各类亮眼头衔,还与国内热衷传播“特异功能”人士过从甚密,甚至曾亲自做实验、撰文,宣称自己的学员能意念移物、蒙眼识字、和熟绿豆“对话”。
科学?还是伪科学
“鸡蛋返生”论文称,实验一共有五个步骤:取蛋、煮蛋、装蛋、返生、孵化。其中返生的过程为“学生开始利用超心理意识能量方法,开始鸡蛋返生,20分钟后鸡蛋返生成功。由观察员再次进行透光实验,鸡蛋透光,卵白、卵黄分明可见,并当场破壳一枚,证实鸡蛋返生呈液态,返生成功。”论文中还提到,实验所制成的返生鸡蛋已经送回来养鸡场进行孵化。
众所周知,鸡蛋属于高蛋白质食物。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生物学科里,曾明确提出了相关的知识点——天然蛋白质受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分子内部原有的特定构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其性质和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这种作用称作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一些网友注意到,中国知网上也有多篇标题中包含“熟鸡蛋变生鸡蛋”字样的文献,内容多为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和澳大利亚学者们的一项发现。
该研究显示,将一枚已经煮熟的鸡蛋放进90℃的水中,加入特制药剂后开始煮,在热量和药剂的共同作用下,熟鸡蛋本已凝固的蛋白质重新溶解,组成新的液体形态结构。研究者认为,这项技术一旦投入实际应用,将能低价、快速地从一些常见的细菌里再生成蛋白质,这些蛋白质能用于生产抗癌药物,并大大降低治疗癌症的费用。
然而,鸡蛋返生,真的是科学吗?
尽管郭萍本人坚称“过程真实”,“原理还在探索当中”,但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大等大学的生物学教授均对媒体表示,以现有科学技术手段,不可能让熟鸡蛋变生鸡蛋。北京大学生物学博士张大军表示,蛋白质加热变性后无法逆转,该实验是“伪科学”。
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科学松鼠会成员云无心也声称,上述国外研究并不是“把熟鸡蛋返生”,而是一项关于变性蛋白质重折叠的研究,是很严肃的研究领域。“我们常说,高温受热等情况下蛋白质会变性,这里的‘变性’就是指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构型。”人吃蛋白质时,需要的是氨基酸,空间构型不重要,只不过为吸引眼球,研究者选用了煮熟的蛋白做演示,加入一种溶液溶解开,然后在一个高剪切装置里实现“重折叠”,本质上,这和“把熟鸡蛋返生孵小鸡”完全是两码事。
“呵”字打脸,中科院“王之蔑视”
面对外界对春霖职业培训学校课程的质疑,一名负责人回应:“不用怀疑,这个课程未来会去中科院授牌,也会在郑州大学开设。”随后,中国科学院官方微博中科院之声发声,并附带有相关报道的截图,配字只有一个——“呵”。
如果说前面将文章刊登在省级刊物上,春霖职业培训学校的操作有些唬人的话,中科院这一声回应则引发了网友新的热议。网友表示,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王之蔑视”。
“土遁”、“蒙眼识字”……“超能力”荒唐培训何时休?
据了解,春霖职业培训学校有关超能力的课程收费相当高昂。以意念移物为例,四天三夜的课程,原价元/人,提前报名有优惠,也要元/人。培训内容中共有七个项目,其中包括“主流全脑技术核心原理揭秘及训练方法”,内容为照相记忆、极速运算、极速学习、卷面出答案、万物沟通等。此外,课程中还可以教授“过目不忘”、“意念移物(土遁、火遁、水遁、风遁、木遁、岩遁等)、意念断物、绿豆发芽、叶子复原”等等。
如果你对互联网新闻有所了解的话,你也许会想到不久之前甚嚣尘上的另一桩闹剧——量子波动速读。培训机构同样声称,“量子波动速读”基于量子纠缠的复杂原理,学会后不仅可以速读,还能闭着眼睛就和书本发生感应,即使戴上眼罩也知道作者传达的情绪和内容。就是这样“一眼假”的培训,依旧有很多家长趋之若鹜,争相给孩子“报班”。
究竟是骗子太高明,还是家长太无知?实事求是地说,这种把戏几十年前就已经有人玩过了。无论是80、90年代光怪陆离的“气功热”,还是新千年以后的“脑立方”、“蒙眼识字”,本质上都是吃准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出于对“神童”和“学霸”的期待,家长们甘愿花重金缴纳“智商税”尝试一把,而那些培训机构,为了高额利润不惜铤而走险,踩着违法的红线也要将骗局一次一次办下去,不得不说,是一种另类的“相互成全”。
诸如此类的“智商税”“伪科学”究竟什么时候能够停止?让我们拭目以待。(文/穆欣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