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双十一”电商狂欢节,以全网销售额亿元再次成为全网焦点,风光的数据是个品牌商家牺牲利润换来的,没有实实在在的优惠,想要越来越精明的顾客掏腰包,难度很大。举个例子就能说明现在低价对消费者来说有多香了,在某宝、某东等头部电商平台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的情况下,凭什么拼某某能冲出重围,从巨头手里夺食,物美价廉就是其强有力的武器,消费者看重的就是低价还能满足需求且不影响使用的商品。
今年某宝,在自家业务受损的情况下也是推出了某宝特价版,越来越低的商品价格,留给电商人的利润还能剩多少?我们一直对电商有一个误解,就是认为出货量那么大肯定很赚钱,其实除去各种成本,利润已经很低了,尤其是现在的小商品,与过国外的相比在价格上就已经输了。
就拿眼罩来说吧,MegRhythm蒸汽眼罩算是知名度很高的了,早在几年前,MegRhythm蒸汽眼罩一直受各路明星青睐,缓解眼部疲劳的同时又可以帮助睡眠。但这一款简单的小商品,目前进口到在国内电商平台的零售价是元。但拆开之后你会发现,其实和国产的大同小异,由一个发热体、一个无纺布材料棉布和植物提取物组成。这样的产品,国内大多厂商都可以制造,但最终还是逃不了9块9包邮的命运,甚至更低价格。
即使生产成本允许做到这么低的价格,但是产品只是体现了它的使用价值,其实产品本身的价值除了它的使用价值之外还有来自它的生产商赋予它的品牌价值,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同样的产品品牌之间的差价会那么大。目前国内电商平台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跟着平台的商家之间的竞争,也许你在每个平台都有店铺,这样更加残忍,价格压得越低利润空间压缩的越厉害。虽然每年的电商大促,每次数据都很漂亮,消费者就会认为电商很赚钱,其实现在电商商家难做,电商平台也好不到哪里去,就我们现在最火的拼某某电商平台,其实一直都是在亏损状态。那这种游戏为什么还在继续呢,背后是资本的竞争,谁能笑到最后谁就能享有定价权。
所以,现在国内做电商真的是越来越难,竞争开始进入了白热化,如果长期靠低价格这样竞争下去,电商会迎来一次大淘沙。零售价都这么低,会让很多中间商做不下去,现在就是谁的商品中间商越少谁就占优势,未来电商的发展趋势,就是谁能整合缩短供应链谁就能抢占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