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没睡过一个好觉,想睡却睡不着,辗转到凌晨两三点。”长期受失眠困扰的小陈,工作于一家互联网公司,每天下班时几乎已经零点,忙碌的工作令他陷入失眠的烦恼。
不止小陈,《年运动与睡眠白皮书》数据显示,中国有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其中75%的人晚上11点以后入睡,凌晨1点后入睡的人近30%。
严重的失眠问题催生出巨大的睡眠市场,“睡眠经济”由此而生。
平价助眠产品累积庞大睡眠经济
“睡眠经济”被定义为“睡眠质量差或失眠等人群所造就的需求经济”。
据艾媒咨询调查,-年间,中国睡眠经济整体市场规模已从.3亿元增长至.6亿元,并有望于年破万亿大关。
据记者观察,目前市场上的助眠产品五花八门,价格不一。其中,平价助眠小物是睡眠困难户首选。
“助眠灯、助眠仪、助眠喷雾等小物件儿,我都有使用。”家住郑州中原区的金女士说,加起来花费也就五六百,性价比较高。
在淘宝搜索助眠好物发现有大量相关企业。截至今年8月底,蒸汽眼罩、助眠精油、助眠枕头店铺均有上万家,其中价格较低的助眠产品月销几乎都在+。
譬如一款价格24元起的蒸汽眼罩月销5万+,稳居同类产品第一;买一送一的助眠香薰月销3万+;不到百元的睡眠枕月销2万+。
不过,平价的产品带上助眠的标志,引来的购物热潮背后也有对质量和效果的合理质疑,平价助眠小物儿究竟是“神器”还是“智商税”?
一款高销精油产品评论区展现出冰山一角:“几乎没有效果,感觉交了个智商税”“无功无过,只是冠了个助眠的帽子做噱头”“味道劣质难闻,不仅不助眠,闻多了还反胃”……
业内人士表示,助眠小物目前并没有令人信服的科学研究证明其功效,很大程度上是“安慰剂”,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甚者或许会造成失眠加剧、焦虑加倍的后果,长期使用不利于身体健康。
传统家居加入智能转型,牢握主流市场
相比近几年流行的助眠小物儿,传统家居仍在助眠市场占据极大比例。
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余家睡眠经济相关企业,近5年,我国睡眠相关企业注册数量明显上涨。其中,助眠床垫等家居产品仍有较高消费渗透率。
“我愿意花好几千去买舒适度更高的床垫来提高睡眠质量。”郑州市民杨女士说。
23日,记者也实地走访了宜家、欧凯龙等家居市场,主打高质量睡眠的产品是其主要卖点之一。
在宜家家居区,入目是显眼的标语:天然乳胶,舒适睡眠。店员表示,年轻人注重追求床上用品品质,提高自身睡眠质量。
(摄影王艳明)
正在欧凯龙家居区挑选的谢先生是一名工程师,“工作原因,会更注重追求床垫舒适度,愿意花费更多预算。”
此外,为迎合市场,近年来,睡眠产品的科技味道越来越浓,床垫逐渐从传统走向智能。其中,喜临门早在年便提出智能睡眠的概念,推出智能床垫;慕思股份年推出了慕思E6智能床垫、T10智能床垫等。
药物保健和助眠APP成年轻人消费新宠
在互联网时代,解决失眠的方法远不止这些。药物保健和助眠APP也异军突起,更受年轻人喜爱。
“熬最狠的夜,吃最多的药”。年轻人“阴间作息”下是失眠的焦虑,而这进一步催生了助眠食品市场迅猛发展,竞争日趋白热化。
数据显示,自年以来,助眠类用品、保健品的成交量大幅增加,其中90后为消费主力。年的双十一期间,购买进口助眠产品的00后增长了四倍。
“现在更多的尝试药物保健品,一百不到,效果还好。”95后杨女士算了一笔账,每年购买助眠产品要花费多,其中进口助眠产品疗效一般比其他方法好,身边同龄人也都在购买。
不过,在互联网思维下,更物美价廉的是手机上的助眠App。
“能帮助我放松身心快速入睡。”陈女士说,这些App主打使用大海、鸟鸣、篝火、山涧、森林等声音模式,帮助减压放松。
在睡眠经济这块“蛋糕”上,也有不少硬件厂商从睡眠监测方向入手,例如通过手环等穿戴设备监测睡眠质量。
业内人士表示,硬件厂商收集用户的睡眠数据只是第一步,未来在智能家居、AI应用、移动健康等行业的发展中也会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