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出重招
新型肺炎持续扩散,香港确诊两宗患病个案,香港方面正全力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追踪接触者,病人正接受治疗。
2名病人共有12位密切接触者,当中1人出现相关病征,列为怀疑个案;另外共有63名其他接触者,其中6人有相关病征,同样列为怀疑个案,香港卫生部门安排被列为怀疑个案的7人,到医院接受隔离。
署理行政长官张建宗,晚间7时30分见记者,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教授、卫生署署长陈汉仪医生、旅游事医院管理局行政总裁高拔陞医生出席。
张建宗
港府交代一连串措施,加强防控,包括:
1.旅客健康申报表制度,扩至西九龙站。所有乘坐高铁到港的旅客要填写健康申报表。
2.会派人到内地经营的高铁列车清洁及消毒。
3.卫生防护中心加强怀疑个案检测。
4.就怀疑个案和确诊个案设立热线,。密切接触者应致电。
5.两个隔离营准备就绪。麦理浩夫人度假村今日已启用,鲤鱼门度假村亦准备好。
6.教育局呼吁延迟内地交流团。
7.卫生署和医管局已备存3个月使用量的防护装备,包括口罩。零售方面会与供应商紧密沟通。
8.呼吁市民如无必要不要到武汉,如一定要前往,就要佩戴口罩,回港后14日继续佩戴。
9.每日开记者会,增加透明度。
10.取消年初二贺岁杯,以及年初一至四西九文化区的国泰新春汇演。
张建宗表示,较早时与正在瑞士的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通电话并已汇报香港情况,他引述对方极关心本港现时情况,并已作清晰指示。
是否需要戴眼罩?
曾经前往武汉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国家卫健委武汉肺炎专家组成员、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王广发,日前证实确诊患上武汉肺炎,目前正隔离治疗。王广发昨晚在微博发文称,估计自己是没有戴防护镜而受到感染。医院管理局方面认为,公众没有必要戴眼罩,反而要勤洗手和用洁手液。
王广发透露,医院时,有配戴“全副武装”,包括防护眼镜,感染的可能极小,但医院的门诊和临时隔离病房,当时只戴上N95口罩,之后左下眼脸就出现结膜炎,并有发烧征状,他医院内感染新冠状病毒,并高度怀疑病毒先进入结膜,后再传到全身。他说,如果这推测成立,防护盲点就在于没有戴防护镜。
王广发微博截图
医院管理局今早召开记者会交代本港第二宗个案情况。医院管理局总感染控制主任赖伟文表示,冠状病毒一般透过飞沫传播,有时透过为病人插喉、抽啖或急救,有可能会令病毒雾化,如果接触到眼睛,有可能会受感染,因此医护人员一般会配戴面罩或眼罩。
医院管理局质素及安全总监钟健礼
而医院管理局质素及安全总监钟健礼医生就认为,公众没有必要戴眼罩,但要勤洗手及使用洁手液,避免手上的细菌与眼睛接触。“因为好多时系因为无洗手去摸眼。”(因为很多时候是没有洗手去摸眼)
港媒评论
香港明报社评《新型冠状病毒杀到抗疫更须沉着冷静》指出,这个农历新年难免要在更多不安阴霾下度过,市民更要保持冷静,不要轻信网上流言或“偏方”。
评论认为,政府必须加强应对,严防出现“超级传播”,尤其要吸取SARS教训,医院不成为传染地方、避免医护人员受感染。
评论说,世上没有滴水不漏的防疫措施,本港传染病专家袁国勇指出,必须平衡防疫措施与社会需要,港大医学院院长梁卓伟亦指出,正如疫苗效用并非百分之百,防疫工作亦难免有漏网之鱼,以体温筛查为例,假如病人在过关时未发烧,又或服了退烧药才过关,当局也可能检测不到这些病人。防疫把关并非做到“零确诊”才算成功,最重要是时刻提高警觉,尽可能及早锁定疑似病人和紧密接触者,加以隔离监察和治疗,避免出现二度、三度传播甚或社区爆发。
当前香港泛政治化,部分人考虑事情,往往渗入大量政治好恶,连一些专业人士亦不例外,然而正如梁卓伟所言,抗疫讲求科学,不可以与政治挂钩,如果加入其他考虑,一定出事。香港应对疫情,需要沉着冷静,坚持科学防疫、合理合度的原则。
香港01评论《政府必须果断防疫》指出,正如“预防胜于治疗”,防疫一定比抗疫好。政府必须赶及在新肺炎社区传播前严密把关入境,并限制潜在患者的活动。一旦肺炎在社区传播,届时便只能全城抗疫,挑战及危险均大得多。食卫局应该实时增拨资源,加密清洁及消毒工作,尽可能减低病毒“落地生根”的机会。
防止疫情在社区散播,始终靠赖市民。但由于未知疫情持续多久,预期口罩需求仍会上升一段时间。为免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当局可参考年之做法,及早与供应商合作,制裁炒卖口罩之商户。
香港文汇报评论《病毒杀到埋身严防社区扩散》指出,以此次内地疫情的教训来看,非发烧门诊是高危区,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近两周潜伏期,医院要以最高规格、最好设备来防护,并合理调配资源,保障医护人员有必要的休息时间,医院内外的环境监测。
香港医护人员护送昨日确诊感医院隔离治疗
评论又认为,特区政府应秉持快速回应、公开透明原则,立即提升本港防护措施,包括全面提升口岸防护级别、做好怀疑病人隔离和紧密接触者追踪、准备医疗资源调配等预案,做好全民防疫宣传。
港媒重点